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市场 >> 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重复自己谭铁志守正
初次与谭铁志教授通话,很容易会被那温和敦厚的声音所“欺骗”,以为电话那头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待到见面之时,才会惊觉:原来,这位学者正当知天命之年,而其旺盛的创作力与探索心,则更体现出青壮年的活力。
“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重复自己。”从油画创作到舞台设计,从总*歌剧团到北京艺术设计学院,从设计学科带头人到戏曲新媒体系主任,谭铁志的艺术之路可谓是峰回路转又一程,不断突破着既定的边界。在个人与集体、创意与实用、艺术与工业之间,他总能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恰如他本人独特的气质——务实、严谨、条理清晰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自由喷发的创作欲,以及超越现实的艺术追求。
白杏珏
年,油画专业出身的谭铁志进入了总*歌剧团。在总*歌剧团的近十年光阴中,谭铁志始终以旺盛的创造力,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为《*的女儿》、《芦花白·木棉红》等红色经典歌剧作品绘制了绝美的舞台布景,也以《暖冬》、《重庆谈判》等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崭露头角。
《*的女儿》是谭铁志第一个独立承担舞台绘景工作的作品,也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起点。在上世纪90年代,歌剧的舞台布景需要靠一人之力绘成,要掌握这么大尺幅的画作,难免感到心中没底。“这么大的尺度,需要对画面有极强的控制力,这是我之前从未尝试过的。”谭铁志笑道:“第一次拿起笔开始画布景的时候,我的心跳可是快极了。”正是这幅艺术家绘就的布景,为《*的女儿》增色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我至今都难以忘怀,那天大幕拉开时,全场观众为了布景而热烈鼓掌的场景。”
在谭铁志看来,歌剧团的工作经历极大地提升了他对艺术的认识,是他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过去我们学油画,讲究的是自我表现,而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让我知道如何围绕着一个主题,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去表达。”从画室到舞台,谭铁志在与优秀作曲家、导演、指挥家、歌唱家的合作中,意识到文学、表演、音乐都可以对美术有所启发。也正是因此,他不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舞台设计作品,如斩获多项大奖的民族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布景,也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加入了戏剧性,以别出心裁的作品《重庆谈判》在美术界崭露头角。
年,谭铁志转业来到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后并入北京工业大学),潜心投入“设计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研究与创作当中,并很快成为设计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当时就有一种投身教育的冲动吧,而且我也很想突破自己。”在北京工业大学任教的十余年中,谭铁志带领学生在设计学的各个门类进行探索: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传统工艺……在他看来,美术是基础,设计是方法;设计能够解决问题,而美术是为了发现问题。“设计是面向社会的艺术,是实用的艺术。”在纯美术的训练、综合艺术的锤炼后,谭铁志又拿下了设计的“山头”,这也使得他在自由浪漫的艺术家气质之外,更多了几分工科的严谨与务实。
“从不重复自己”的谭铁志,也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他早早就注意到了一个新兴事物——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是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谭铁志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紧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