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熬过低谷时的苦,坚持塑造更好的自我

发布时间:2023/5/17 0:15:22   

“追逐梦想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厄运,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路上,

他抬起头,

看见了月光。”

——毛姆

“我一度以为我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了,现实告诉我,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梦想,不要放弃。”

年,*手捧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时,说出了这句获奖感言。

这一年,是*出道的第15个年头,在此之前,她只是娱乐圈“小透明”一枚,籍籍无名,甚至饱受周遭人的冷眼——

被同班同学兼舍友袁姗姗公开调侃“打呼噜声音太大”;

被“槿汐姑姑”孙茜以“钻研剧本为由”,拒绝合作排练;

被炸伤眼角和腿,非但没等来爆破师的道歉,反而被两个爆破师围攻,质问她“你行不行,会不会走位”。

尽管现实如此黯淡,*却从未被这些“不公平”打倒,她始终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用15年逆袭之路告诉我们:

“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01

辽宁鞍山的冬天总是异常冷肃,冰天雪地里,*出生了。

她的父母都是当地的二人转演员,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就开始在母亲的陪伴下,去舞蹈班跳舞。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那时的*,身体很僵硬,每次练基本功都疼得龇牙咧嘴。

“痛在女身,疼在母心”。

王桂香远远看着*吃尽了舞蹈带来的苦头,内心很挣扎,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继续跳下去呢?

好在,*虽软度一般,却经常被老师夸“有舞感”。

在鼓励的滋养下,*对跳舞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

这股自信的力量,陪伴她抵达了更远的地方,但这都是后话了。

在最严峻的当下,*的父母并不能给她丰厚的物质条件。

每天放学后,她都要牵着母亲的手,一起坐上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舞蹈班。

为了省出学舞蹈的费用,她们能不打车就不打车。

有一天,老师拖堂,晚放学十多分钟,*和母亲眼看着就要错过回家的末班车,不由地在地面结满冰的寒冬中奔跑起来。

忽然,母亲王桂香脚下一滑,一个趔趄,“嗵”地摔倒在地,声音大极了。

*至今都记得母亲眼中一闪而过的泪花,可她什么都没说,甚至都没有呻吟。

她立刻站起来,像没事人似的,拉着*向公交车站跑去。

这一幕,犹如钉子般,钉在*的心墙上很多年,她说:

“那时候我们可真苦,我觉得母亲坚强而伟大。”

*在母亲身上习得了坚韧与隐忍、乐观与坚持。

她开始明白,人生遇到困难时,就要像在寒夜中奔跑的母亲一样,跌倒了,爬起来就好。

“要到大城市去”,那天之后,*把王桂香的嘱托,记得更深了些,练功也愈发努力了些。

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11岁那年她通过选拔,进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学习舞蹈。

坐在绿皮火车上,看着窗外急速倒退的事物,*意识到自己正在远离家乡,奔赴一个全新的世界。

02

就算是九十年代刚出头,北京也比鞍山繁华多了。

从火车站穿越大半个城区抵达学校,*打心眼里感慨道:大城市真好。

但她还没来得及跟北京亲密接触,就被迫要跟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抹黑在操场上集合、跑步、练功。

晨跑对于*这样十一二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挑战很大。

米的操场,好像总跑不到头似的,但他们还是跑了下去,直到跑完10圈。

这样的日子,*和同学们一过就是4年,虽然苦,但大家的性子却被打磨得顽强。

15岁那年,*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僵硬的身体,也因持续练习而柔软起来,她如愿考上了中国武警文工团。

全家人高兴极了,觉得小斐这辈子都捧上了“铁饭碗”。

奈何,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带走了文工团的光辉,像电影《芳华》中的场景一样,文工团日渐有了要解散的颓势。

见此情形,十几岁的*操心起自己的未来:

如果文工团一直不解散,那她就得当一辈子伴舞;

如果文工团解散了,自己小小年龄就要失业,到时候再考虑去向,晚吗?

于是,*决心进*影视圈。

经过半年熬灯点蜡的备考,她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年的北影,云集了*、袁姗姗、焦俊艳和*,更巧的是,她们还被分在了同一间宿舍。

*见到作为童星出道的*,瞬间感觉自己来对了地方,不过,此时,当她再看向周围的女孩时,突然感悟道——

美貌已不再是优势,能让自己绽放光芒的,唯有坚持不懈地努力。

明白了这些后,*总是排练时,去得最早的那个,且从不缺席。

勤奋和努力,让她的成绩在大学期间,一直名列前茅,连袁姗姗都说:

“如果有什么不会的,就去问*,她肯定知道。”

*还很被专业课老师看好,大家都以为她会成为明日之星,却不想,因为她出演了一部剧,竟要沉寂那么多年。

03

年,*大三,被《烽火岁月》剧组挑中,出道就拿到了女主角,同学和老师们都以为,*要火了,毕竟*旅题材在年以前都很热。

可令人难以察觉的是,国内影视行业的受众群体,正在悄然改变。

八五后逐渐长大,传统的*旅题材已不再受市场欢迎,电视频道不断增多,受众的选择度更大,偶像剧行业日渐呈现方兴未艾之象。

而电影行业,也正处于“四旦双冰”时期,新人想挤进去切块蛋糕,简直难如登天。

*以敏锐的洞察力放弃了大荧幕,聚焦电视剧行业,凭借《神雕侠侣》中郭襄一角,在娱乐圈中崭露头角。

而拍年代戏出道的*,却不得不面对过早被定义的现实。

尽管导演们都认为,*演技不错,但她一脸正气的长相与甜美的偶像剧女主,相去甚远。

毕业即失业。

年,*与许多北影毕业生们一样,拿着厚厚一沓简历,四处跑剧组。

在那几年间,她听过无数次“回去等通知”,往往都没了下文。

希望落空的次数多了,*倒也渐渐习惯了,可在她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告诉她,她会成功的。

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制片人盯着*的脸看了半天,说道: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脸长得有点问题?”

*听到这句话后,彻底崩了,她回去找学姐哭诉,学姐说:

“你不要在意这句话,你要保持自信,因为以后你还会遇到很多人。”

学姐的话慰藉了*的内心,原来,即使境遇再坏,也总会遇到善良温暖的人,只要你坚持走下去。

*冷静了下来,思考着自己未来的去路,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个新的契机,遇到了一个更加温暖的人。

04

与同学*凭借晴川一角大红大紫不同,26岁的*,依然在娱乐圈里不温不火。

两人的云泥之别,让*羡慕的同时,多了几分沉思。

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上,向左走是回家,向右走是坚持梦想。

*踌躇之际,一向希望她留在北京的父母,却一反常态地对她说:“如果太难,就回家找份稳定的工作吧。”

这一年,*老家的同学、朋友,相继结婚,北漂的*却不甘心一辈子平庸。

选择“坚持梦想”的她,却不得不面对经常饿肚子的情况,她说:

“常常连上一顿饭是什么时候吃的,都不记得了。”

*的窘迫被北影的老师看在眼里,老师很心疼这个努力的女孩,建议她去考中国广播艺术团,也好让家人放心。

*一战即胜,如愿有了份体面的工作——有编制,收入稳定。

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广播艺术团中,负责主持晚会的*,与*、冯巩、陈佩斯、姜昆等喜剧演员成了同事。

但*的主要工作,却不再是演员,而是主持人。

她只能在闲暇时偶尔去跑跑剧组,演个小角色,与登上大荧幕成为电影明星的梦,仿佛离得越来越远。

日子看起来日益安稳,但*的迷茫却也愈来愈深。

这时,一个胖胖的女孩闯入了她的世界。

她叫*,彼时已因多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央视小品,小有名气。

在接触过几次后,*便真诚地对别人夸赞*“你看,她多搞笑”,并邀请她做自己春晚小品《女人N次方》的助演。

习惯被否定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肯定,感到开心的同时,也感到担忧。

她是个渴望成为电影演员的人,被贴上喜剧演员的标签,别人一见她就笑,她演哭戏就跳,这还能有发展吗?

*郁闷极了,犹豫着不想去演,但*却语重心长地给她讲道理、摆事实,生生拽她进了小品《女人N次方》的排练现场。

不久后,*又拿下了《刘伯承元帅》中查小英一角,顺利进组拍摄。

满心欢喜的*没想到,她将在这个剧组中再次经历人性的黑暗。

05

在一场爆破戏中,因为爆破师误操作,时间提前了,导致正常跑位的*被炸伤了腿和眼角。

*疼得几乎站不起来,却被两个爆破师团团围住,恶人先告状,说她“矫情”。

就像吞下一只苍蝇般,浑身痛的*被怼得恶心,说不出一句话。

回到团里,*终于忍不住,抱着*哭了。

仗义的*听着*的遭遇,义愤填膺,在网上发微博写道:“小演员,命真贱,快变成大腕吧,你离变成姐的偶像就差一部戏了!”

凡是低谷,必有反弹。

当年年底,*随《女人N次方》剧组,登上了北京电视台的春晚舞台。

不出意料地,观众的掌声都是给*的,她还是成了当年的“最佳背景板”。

随后,胖了30斤的*因《百变大咖秀》红了,清瘦的*每每跟*一同出现,总会被认为是助理或花瓶。

按理说,一般人总遇到这样的情况,心态早该失衡了,但*却全然不介意。

究其原因,是因为*心志坚定,只要有戏演,她都会全力以赴。

*很懂*的心思,干什么都带上她。

年,*的大碗娱乐成立,签下的第一个演员便是*。

此后3年间,*连上了期《欢乐喜剧人》,跟观众混了个脸熟,受到一些喜剧剧团邀约。

事业看起来蒸蒸日上,可*却心生退意,她觉得自己是“喜剧女演员”的标签,越贴越紧,这辈子都别想演电影了。

这时,冯巩对*说:“演小品是在积攒观众缘,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你,才能有机会去完成你的电影梦。”

*这才明白了*的用意,从此全力以赴地在喜剧领域发光发热。

年,已在喜剧界小有名气的*,应邀参加了《青春同学会》,跟她一起上节目的是袁姗姗。

她们看起来很亲热,无边无际地开着玩笑,言语间都是老朋友的亲昵。

谁知,*去洗澡后,袁姗姗转头就跟在场的男生们说:“*打呼噜。”

*从卫生间出来后,感到气氛古怪,男生们都盯着她尴尬地笑,唯有袁姗姗还在尬聊,直接问*她是不是打呼噜。

*当即否认了,结束节目录制后还发了微博,很郑重地说自己不打呼噜,但袁姗姗还是在微博下面评论:“找个打呼噜比你更大声的男朋友就行了。”

当时当日的袁姗姗定不会想到,这世界风水轮流转,2年后,她就要为她的低情商付出代价。

*受过的明枪暗箭还不只这些,在登上《我就是演员》的舞台时,*被安排跟孙茜搭档。

彼时,孙茜凭借《甄嬛传》里槿汐姑姑一角,自诩名气比*大,在2小时的排练时间内,她一直在自顾自地改剧本,不配合*排练。

*被气哭了,只能忍受不公平待遇,最后惨遭淘汰,可她没有抱怨和指责孙茜,默默忍下这口气。

恶人自有天收,这段经历被导演组当作花絮放出。

许多网友看到这一幕,都为*打抱不平,孙茜和他的经纪人站出来说*买水*。

面对无端指责,*也只一笑而过。

多年后,*一夕爆红,这件事被网友翻出,孙茜被喷上热搜,不知时过境迁,她是否会后悔?

06

未来的事,人永远看不到,当下的*之所以不理睬孙茜,是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

*和*一起演的小品《你好,李焕英》,颇受观众喜爱,可观众越喜欢,*就越遗憾,因为李焕英的原型,正是*的母亲。

她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而母亲离开时,*还一文不名,她从此没真正开心过,只因所有成功,都不能跟母亲分享。

*由此萌生了想要将《你好,李焕英》电影化的念头,这承载着*想要完成与母亲和解的全部心愿。

*知道这部电影对*来说,意义非凡,她想呈现最好的“李焕英”,为了观众,也为了自己。

于是,即便*再想演这部电影,也没有开口提过,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论*啥时候排练,她都积极到场,从不迟到,从不缺席。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部剧从开始筹备到开机之前,整整拖了3年,*的慎重可见一斑。

但试戏的演员们,却没办法在一部剧上支付这么久的时间,先后离开。

唯独*不同,她牢牢抓住了*伸出的橄榄枝,始终坚持,从未放弃。

终于,*拍板定下,李焕英一角由*担任,她知道,没有任何人,比*更了解自己与母亲的感情,也没有任何人,在看她一个表情时,就能给出对应的情绪表达。

这是她们朝夕相处、肝胆相照9年的默契。

*也没有辜负*,在拍落水戏时,她被钉子划伤大腿,明明有钻心之痛,依然坚持演完那场戏,直到*喊“卡”,她才哭出了声;

在拍打排球那场戏时,荧幕中*笑的有都开心,结束那场戏后,她击打排球的胳膊就有多青紫;

在背*那场戏时,*很不好意思,*却一遍又一遍地拍着,只为精益求精,她说“我尽最大努力”。

在全剧组人的倾情投入下,《你好,李焕英》早于在影院上映前,与圈内专业人士见面了,其中也包括走搞笑路子的*。

可令大家惊讶的是,看《你好,李焕英》时,*没搞笑,反而不住地抹泪,他说:“《你好,李焕英》会上个热搜。”

一语成谶。

《你好,李焕英》上映一周的票房就突破了43亿,*一跃成为现象级大电影女主,她的粉丝群也瞬间从原本的十几个人变成十几万人。

而此时的*还不敢搜自己,怕自己的演技被骂,她每天都看电影的评价怎么样,直到她的经纪人说:“姐,你也搜搜你自己吧。”

*这才知道,她已经成了“国民妈妈”。

接下来的日子,采访一波波涌来,袁姗姗、孙茜的事相继被网友翻出,双双被喷上热搜。

最后,孙茜花钱把热搜撤了,袁姗姗则站出来道歉平息了这件事。

在*成为50亿女主的一个月前,她收到网络晚会邀约,却没有地方可做,一个多月后,她已经可以坐在第二排。

这一年,*36岁。

人们这才明白,成年人的成功,从来没有一蹴而就,光鲜背后,是超越常人的忍耐、努力。

世上哪有什么一夜爆红,不过是在遭遇无数唏嘘与嘲讽时,仍能够不改初心,坚持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8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