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四度谢幕,只此青绿第100场演出刚刚

发布时间:2022/11/15 14:01:53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极目新闻记者张聪

实习生徐艺玮

通讯员周媛媛

人声鼎沸中,存放“千里江山图”的展示柜从乐池缓缓升起,舞者们“变身”博物馆观众,被柜中的国宝名画惊艳至啧啧称奇;音乐响起,观众散去,少年希孟与展卷人自舞台两边飘然出场,两人相隔千年对望,须臾后,希孟躬身对展卷人深深一揖……

这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 一幕,23日晚,琴台大剧院,当这一幕画面为这部绝美剧作画上句号时,现场上千“展卷人”由“入画”到“入戏”,许多人更忍不住泪洒观众席。

孟庆旸展示“险峰”(青绿腰)

当天也是《只此青绿》第场演出,武汉观众的热情让演员难以离去。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统计,全体演员四度谢幕,幕落幕起中也是观众与舞剧的相知。

东方美之集大成

惊艳眼球的不止“青绿腰”

日后提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武汉的观众忘不掉的有哪些记忆?

它或许是1月31日晚央视春晚惊鸿一瞥的初见,是2月15日开票时万人抢票“拼手速”的紧张,也一定是“险峰”(青绿腰)出场亮相时的掌声,还一定有绝美群舞艳惊四座时的赞叹。

《只此青绿》剧照

走进剧场,观众方能发现,《只此青绿》惊艳眼球的远不止春晚亮相的6分钟。

当晚,在“展卷人”谢素豪、张峻赫的起舞中,安放在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卷”。一边是“展卷人”对画作的探究,一边则是王希孟(张翰饰)作画前苦苦寻求灵感的身影。自此,“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五个段落次第展开,这幅名传千古的绢本设色画从画作的印鉴、绢本、颜料等构成要素被分解开来,由此,隐藏在《千里江山图》背后登峰造极的宋代工艺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跃然台上。

每一个段落,都有让人目眩神迷的舞蹈编排,比如“唱丝”,“一眠谷雨前,二眠雨过桑,三眠四眠东风急,累累一春忙”,身着白衣的织绢人在齐舞中将采桑织锦的过程变得富有诗意,而灯光与音乐的加持,则让这一段落有着不输于春晚舞台6分钟的美。

还有让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入画”。当茅塞顿开的希孟立于同心圆的舞台中心,他一挥手就是落笔,每落一笔,舞台一侧便走出一笔“青绿”。他舞得潇洒,“青绿”便次第而出,她们先是或跪或坐,待得音乐悠远时,舞者站起成排,缓缓走向远方的画中……

粉丝热情现场刷屏

四度谢幕背后是观众与演员的相知

“绝美的不止青绿腰。”演出结束后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多位观众都给出了一致的高分评价。而当天,武汉观众的热情,也让刚好走到第场演出的《只此青绿》收获了更多的幸福。

武汉人看“青绿”的兴致有多高?除了7场演出的门票悉数售罄外,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直击,许多女观众特意选择了与舞剧相配的绿色服饰,也有观众提前在网上购买了“只此青绿”衍生的发带束发。绿色汉服、充满古意的发型设计,都是她们为《只此青绿》准备的礼物。

“唱丝”场景

当天,已经多次成为文化现象的“青绿”周边产品同样受到观众热捧。下午6:10,琴台大剧院尚未开门,观众的队伍已排到50米开外,因为,早排队便能早一点买到场刊。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除百场纪念场刊外,青绿元素的明信片、特别设计的口罩和贴画都受到了观众热捧,而为了回馈观众的热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特别准备了全国巡演百场专属纪念的展卷人纪念票,许多观众凭门票领到纪念票后,进入剧场的 件事就是与之合影。

观众的热情,在演员谢幕时抵达高潮,当晚,《只此青绿》舞剧现场幕落幕升多达四次——落幕时没有观众离开,而幕布之后的演员们仿佛与观众有心电感应,幕布一次次落下又一度度升起,每一次升起都伴随着全场的欢呼和掌声。

据悉,23日晚武汉站首演之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还将在琴台大剧院连演6场,不只“青绿腰”的惊艳,将在江城舞台绽放至27日。

(图片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8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