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4781916.html我已经等待了一周时间,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某一条新闻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悄无声息地沉底。这条新闻发生在7月2日,美国TransAir航空公司的一家波音-型货机,在檀香山起飞之后坠毁,两名机组成员获救。你看到现在的反应估计是“就这?”。一条简短的新闻只能那么写,不过我可以给你看一条扩写:7月2日夏威夷时间凌晨两点,美国TransAir航空公司机龄高达45年的老B-型货机,在檀香山起飞后仅爬升至米机组即宣布一台发动机失效,联系地面要求返航。在返航过程中,飞行员再次报告另一台发动机过热,预计也将停车,同时表示自己难以控制飞机高度,要求地面联系海岸警卫队。在距离海岸2英里处,飞机失去所有动力,飞行员不得不选择在海面上迫降。当时暗夜无光,海面上吹着17MPH的风,浪高5英尺,但他们还是成功迫降,飘浮在海面上,并且为随后赶到的海岸警卫医院。可以写的角度很多,从航空业的角度可以写一下这次海面迫降的难度。双发停车、漆黑洋面、有风有浪,难度上要比萨利机长的哈德逊河迫降还高。历史上人类也有驾驶飞机海面迫降的事件,但是结果却没有那么乐观,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像TransAir这样两人全部幸存的情况怕是在商业航空历史上都算首例。从女性角度可以写一下檀香山地面的塔台指挥员,那是一位女性,全程都是她一个人和机组联络,帮助他们安排航线,建议备降机场,清空跑道,联系海岸警卫队前往救援,一直到 一刻到来,她依旧对着无线电里的静默一次次呼叫。大体上她处理得很好,在压力下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体现了职业女性的风采。从飞机角度可以写一下波音这种神机,失事的飞机已经运行了45年,最近一次又被批准延长服役到年,也就是说,它的理论服役年限达到了50年。在载客飞行25年之后,它改为货机运行了20年,最终落入了大海。和放在废弃飞机垃圾场里相比,算是有个体面而壮丽的葬礼。这种心情是很微妙的,当年整个云南航空公司全靠B、B两架飞机养活,等到它们退役被转卖给货运公司的时候,许多员工都专门跑去机坪上含泪送它们一程,感觉就像是家里耕种了20年的老牛被送去了屠宰场。还可以从文化差别来写一写美国人的怪癖。全世界的飞行员在遇险的时候,都会三呼Mayday,或者Pan。这是个暗号,地面人员一旦听闻,就立即可以明白飞机处于危险之中,需要全力支持和救援。但美国人仿佛耻于说出Mayday或者Pan,一定要曲折地使用宣布紧急状况这种表达方式。在本次事件中,世界各地的飞行员吐槽不已,就是因为如果直接三呼Mayday,地面人员很快就能意识到问题严重,不需要通过反复对话确认飞机状态。但是,以上的报道和文章都没有出现,这条新闻就像那架货机一样沉入海底。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都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我的确觉得有点不公平,因为两位飞行员执行了如此高难度的海面迫降,但是公众对此却并不关心。当然我也能够理解,如果飞机上有多名乘客,而且大多是孩子,并不是货柜,那么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故事从货机飞行员自救,变成了拯救多名乘客的英雄,那就是个传奇。如果现在是歌舞升平的、年,全球每天没有因为新冠病*死去那么多人,那么哪怕是两个飞行员自救幸存,也会引发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