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市场 >> 近乎无可挑剔的耳塞国产500到1000元
以我对TFZ耳机有限的了解,性价比与调音完成度最高的有两个型号,分别是KING和S2,随着KING这几年的口碑发酵,官方近期又推出KING(元)的升级版——KINGII(元)
先谈谈KING,我最忠爱的耳塞之一,原因:基本不挑播放器,小音量就有大气势,听音乐不折腾。
灵敏度高,高频解析精妙,且对细节的控制力够强,这三方面在类监听耳塞中,超越铁三角E40。缺点也有,包括线在内,外形不太显档次,只是腔体质感算不错。
KINGII作为升级版,官方也有具体的说明如下:
“在第一代KING版本荣获两次日本VGP权威大奖后的再一次提升声场氛围听感,全新的工艺设计外观更出色,手感更细腻。KING搭载第二代单元,KINGII搭载为2.5代双磁路二分频石墨烯专利单元,更适配手机及播放器。依然操持极高水准的解析力,高频在KING的基础上提升了柔和度,中频更厚实,低频更宽松弹性下潜好。KING系列是TFZ品牌最具代表的音乐监听耳机作品之一。尤适当人声流行ACG等风格曲目。耳机壳体上盖为合金铝材加不锈钢电镀工艺,下壳为进口PC材料加橡胶油喷涂工艺,线材为四芯镀银无氧铜,采用麻花编织工艺,标配0.78MM双插针可换线”
锦瑟香也TFZKINGII专业舞台监听耳塞
包装风格依旧,很时尚,礼品级。很适合送人。
打开透明遮盖
与以往的KING不同之处是,两类耳套合在一起。
收纳袋不变,乳白色肤质材料制成,用抽绳封口。
耳塞线在盛放耳塞头的盒子背面。
耳塞与编织线
左为KINGII,右为KING
哪个看着更贵?肉眼观察,KINGII几乎是碾压式的……
先不谈质感,KINGII宝蓝色的耳塞腔体搭配黑色线也是比暗蓝色KING搭配透明(有泛*)线更和谐。
此外,KINGII银色金属插头保护壳也比KING的塑料保护壳更高级,且雕刻有TFZ人形logo的黑色圆形分线器也一样好过KING。
耳挂的插头部位造型也不一样。KINGII显得更牢固强壮。耳挂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两者体验相当。
实物的蓝还是挺贵气的,略深一点,白天拍的这张有些浅,后面有补拍一些黑背景的图,颜色相对更真实些。
镜面保护盖起着装饰作用,左右两边的保护盖各有不同的Logo,一个是TFZ一个是人像。这俩镜面金属片出厂默认是贴有膜的。
友情提示:拆箱时,一旦看到产品某部位被贴膜,通常都是厂家在“暗示”我们被贴的部位较脆弱,易被刮花。person前阵子拆箱的FINALE,再久前拆的WI-SPN(线控器部位),杰士THETHREE音箱的logo,都被贴膜了。用布擦拭时,都难免会有细微划痕出现,处女座务必在清洁时,轻柔,轻柔,再轻柔!
外形还是很不错的,很精美。明显比KING上档次。
腔体面盖采用铝合金加不锈钢电镀工艺,帖耳部位为PC材质(工程塑料的一种),比之金属,更亲肤。
KINGII将不同材质拼接的做法,其实很人性化,比全金属腔体在佩戴上通常更舒适。起码冬季外出不那么“冰”。
如果不是看官方说明,估计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个全金属材质的塞子。手指敲击时也有金属的那种感觉。
下面是黑背景图。塞子挺上相的,事宜出街装B佩戴。完全脱离了初代KING的“混搭”乡村风。
镜面反光时,很有“耳饰”的意思,而且是大耳饰!很帅。
装配工艺接近完美。
插头
隔音:在入耳式耳机中,属中等水平。音乐开至中等音量时,足矣掩盖大部分外界噪声。
听诊器效应:较弱,线较软,也不算粗,加之绕耳式,所以如此。
易推性:灵敏度,阻抗16欧,对比初代KING的dB和12欧,来自听感的易推性差别很小,都有着对动态的充分诠释能力,索尼ZX1驱动下,音量开至中间,可匹敌很多常规入耳式耳机近乎70%的响度。而对比威索尼可GR07CLASSIC(可换线版),这个响度差异更大。即KINGII开至中间基本相当于GR07CLASSIC开至80%到90%的响度值。也因此,日常使用KING听歌,通常状况下,音乐开到30%左右即可。开到50%已经是明显大音量了,60%到70%的话,可让你感受到摇滚音乐节的那种劲道。话说,目前很多播放器动态不好,也只能是依靠高灵敏度的耳塞才能让人尽兴,至少算是一种解决方案。如果你的播放器power够好,那动态相对普通,解析相对强势的耳塞搭配下来更合理。至于KINGII,我觉得目前大多数不那么变态设计的播放设备都可以很好的与之配合,并呈现良性且过瘾的音质。
评测搭配前端:ZX1
原本想着多体验几个前端,但最终搭配了一圈,还是觉得ZX1效果最赞!以下描述都是建立在ZX1的基础上。
音色:大气爽朗,轻松与明亮。
音质:KING二代与初代一样,都有着良好的“立体感”,且与初代一样,中频能量相对不如低频和高频那么抢耳。但因全频解析力更好(KINGII确实比初代KING的解析再强一些),中频的清晰度得以进一步强化。原本KING的人声我觉得已经很清晰了,但切换为KINGII后,还是能感到人声那非常细微的毛边/油光也被去掉了,换来更锐利的线条,然而你以为这是细瘦了么?又不是,其低频、高频仍有很扎实的密度和厚度支撑,力与美仍旧像初代KING那样可同步驾驭,并且因解析力增强,高频的空气感开始“蔓延”,对场景较宏伟的音乐片段,这细微的空气感,带来了更好的通透性和华丽度,此外,Q弹且下沉够深的低频所提供的劲爽氛围更可让乐感得以大幅提升。
以上种种细节的优化,让KINGII在音“质”的表现上比初代King更显“功力”。
由于三频能量比,还不是非常均衡,KINGII在这条线下的音色更适合除大编制交响乐之外的曲种,但也仍算是“杂食”性耳塞,面对大动态、高瞬态下的一些极端音乐,因KINGII对全频的控制力很强,那种稳定感也是很不一般的。
对比GR07,低频和中频厚度有细微超越,高频延伸有所不如,但好在灵敏度更高,声音饱满,可充分诠释出“感情”,以好看、好用、不挑剔音乐或前端的角度来说,KINGII的升级是非常成功的。
PS:因解析力提升,品质不够高的音乐文件瑕疵感可能也会被暴露出来,这一点比KING要明显。建议音乐平台买会员,下载FLAC(起码24bit/48khz)。哦对了,KINGII和KING都是HI-RES规格的耳机。。尽量配套听才不枉KING之名!
感谢阅读!多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