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资源 >> 余秀华表示全是20年的苦难婚姻把我逼到了
当“脑瘫”“农妇”“诗人”这几个标签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一股励志的味道便从中迸发。
当这个脑瘫的农妇挥手在博客上写下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现代诗时,关于她的争议就没停过。
她就是余秀华,年是她人生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她是一个依靠丈夫过活的乡村农妇,在这之后,她以写“艳诗”出名的脑瘫诗人。
在余秀华身上,赞赏与质疑并存。
有人喜欢她的鲜明和纯粹,夸赞她的诗兼具深度和灵气,有人说她写的东西太过轻浮,虽然容易流行,但会拉低诗歌的格调。
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她正在冲破命运的桎梏,活出更精彩的人生,这一切,都不禁让我们对她的好奇更多了一些。
01前半生的不幸
年,在湖北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不幸的女孩诞生了。
因为医疗水平的落后,余秀华母亲生产时遭遇了难产。
等到这个孩子终于从*门关前拽回来时,因为长时间的缺氧患上了脑瘫,不停抽动的身体和不清楚的口齿将伴随她的一生。
更因为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似乎她这一生已经被判了死刑。
好在出生时的惊险没有带来智力上的缺陷,余秀华还可以读书识字。
可余秀华直到6岁,才学会走路,到了上学的年纪,由于身体的特殊,余秀华大部分的上学路,都是在奶奶的背上走过的。
因为无法忍受同学对自己的嘲笑,不服输的余秀华就爬下奶奶的背,摇摇晃晃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完上学的路。
在学校,她是同学眼里公认的“傻子”,无法自如控制的身体和不清不楚的口齿成了她的原罪。
余秀华小小年纪就尝到了不甘和屈辱的滋味,为了争一口气,余秀华学习异常刻苦,但还是没能摆脱这种偏见。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临摹字帖的作业,余秀华花费了4个小时,终于歪歪扭扭地完成作业交了上去,却得到老师的批评和0分。
可她却在这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开始崭露头角,早在中学的时候,余秀华就以一首叫《无名星》的诗,斩获校刊征文的桂冠。
在诗里,她自己就是那颗无名的星星,虽然跟别的星星比起来暗淡无光,却不会感到自卑。
当时的她还不清楚,诗歌会让她这颗暗淡的星星,发出耀眼的光芒。
02婚姻不是避风港
可惜的是,余秀华的“不自卑”,最终也没有抵挡住周围人的说三道四,在连番地打击之下,余秀华退学回家了。
在家里,她看书写字,再也不会有人对她指指点点。
父母放心不下这个脑瘫的女儿,害怕自己过世之后没有人能照顾她,等到余秀华19岁,父母帮她找了个上门女婿。
丈夫尹世平比余秀华大了整整13岁,是个流浪汉。
大概善于摆弄文字的人对情感的渴求总是多一些,余秀华本以为终于迎来了爱情。
但丈夫却像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才娶了她,面对她这样一个“累赘”,从来不会给她好脸色。
结婚之后,两个人“相看两相厌”,对于余秀华来说,结婚后最快乐的日子就是丈夫外出打工的日子。
因为只要两人在一起,必然就会产生争吵,余秀华认为,丈夫尹世平看他的眼神就跟看一头猪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没一头猪来得值钱。
有一次,尹世平为了讨回多块的工资,把余秀华带出来,竟然让余秀华去拦住老板的车,想利用脑瘫的老婆讨回工资。
余秀华问:“要是他开车了呢?”
尹世平半天答不上来,因为不在乎,所以从来没想过这件事可能会给妻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这一刻余秀华彻底对这段婚姻死了心,可在外人看来,老实巴交的尹世平就是一个好男人。
甚至在余秀华的母亲看来,有人愿意娶余秀华,并且照顾她的后半生就已经算是女儿“高攀”了。
年,对生活已经万分绝望的余秀华想到了父母已经年迈,丈夫又不可靠,儿子总会有自己的家,自己或许只能靠乞讨维持生活了。
人来人往的天桥上,已经有几个人在下跪乞讨,余秀华在那里站了很久,看了很久。
可她就是跪不下去,心里有股气撑着她,她怕这一跪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03用15万买回了自由
两个人的灵*若是没有在同一个高度上,是不能同频共振的。
尹世平不懂余秀华,更不懂她的诗,在尹世平看来,余秀华整天对着电脑敲敲打打完全是浪费时间。
从年,余秀华就开始写诗,而这些诗就是她宣泄内心苦闷的一个出口。
直到年,那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火爆了网络。
这个默默和自己的躯体抗争、和残酷的命运抗争的不屈灵*才被人们发现,一时间,余秀华又多了“诗人”的标签。
余秀华成为诗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结束这段婚姻,搬走压在自己身上的这座大山。
尹世平虽然不懂余秀华的诗,但是他知道如今的余秀华要凭借着这些他看不懂的诗,“飞*腾达”了。
所以当余秀华摊牌要和他离婚的时候,尹世平是不理解且不同意的。
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上门女婿,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和委屈没有被尊重,余秀华刚刚有点名气就要抹杀自己之前对她付出。
两个人对骂着,谁也不肯多让一步,后来有人在他们之间调和,尹世平终于松口答应离婚。
但对于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余秀华不仅要赔一笔钱,还应该再补偿一套房子,不然就一直拖下去。
余秀华不想这样耗着,结束这段让她压抑的婚姻是她和命运的又一场抗争,她不允许自己输。
于是,她给尹世平打电话,撂下一句话:“如果这月回来离婚15万,下个月10万!”
这几乎是她当时所有的积蓄,但是为了自由,她愿意放弃。
离婚回来的路上,尹世平和余秀华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结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一个得到了想要的自由,一个得到了金钱的补偿。
两个人也不似以前的剑拔弩张,反而能并排坐在一起,开心地笑出声来。
在后来的采访中,有记者问余秀华,离婚之后有后悔过吗?余秀华都坚定地表示,离婚是她这辈子做得最开心最正确的一件事。
04做回天空的孩子
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可在余秀华这里,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是离婚。
20年的婚姻生活里,诗歌是余秀华唯一的宣泄出口。
她的诗大多是写爱情、亲情和生活感悟的,从她的诗里可以看出,残疾的身体、封闭的村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她所有痛苦的来源。
这个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女人,一直在用诗和不幸的命运抗争着,困于现实的囹圄,她就在诗中赋予自己自由。
在她的笔下,她是揽镜徘徊的“自卑者”,是清高骄傲的“自恋者”,是甘于付出的“贡献者”,是爱情的火焰熄灭后的“孤独者”。
年,余秀华的诗在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正式在中国现代诗坛崭露头角。
年,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她正式以诗人的身份开始被大众所熟知。
同年出版的另一部《摇摇晃晃的人间》,更是把她推上现象级“网红女诗人”的宝座。
可人们在欣赏她的诗之前,更在意的是她“脑瘫”患者的身份。
但余秀华从来没有认为“脑瘫”是自己的一个标签,她认为自己只是个女人、农民,而诗人的身份是排在最后的。
而诗人这个身份,在余秀华眼里,并没有比农民的身份更高贵,她认为诗人是没有门槛的,但诗歌的门槛很高。
离婚之后的余秀华,登上《朗读者》的舞台,*评价她,“把泥土中的生长,门墩上的希望,化作最有力量的诗句”。
她和蒋方舟一起录制节目《精神的壳》,谈中国式婚姻,认为女人不能把婚姻当归宿,在婚姻里可以爱,可以奉献,但一定要有路可退。
她也疯狂追星,称李建是她的“白马王子”,在网络上发布她写给李建的诗歌。
后来,余秀华又先后出版《我们爱过又忘记》《无端欢喜》《且在人间》等众多诗集,依旧在诗里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隐匿自卑与渴望。
从寂寂无名到爆红网络,余秀华终于从那个封闭的村子里走进了繁华喧闹的世界。
而她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她依旧在早上6点醒来,起床做两个小时的家务之后,一头扎进诗歌的世界。
在余秀华获得“年度诗人”称号之后,她在采访中说道:“我励志个屁啊,全是20年的苦难婚姻把我逼到了绝路。”
余秀华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介意展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状态。
以至于评论她的声音中,总是夹杂着太多的批评,而她就像个小孩一样享受着生活,活出了倔强的人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相较于普通人,余秀华的“不如意”甚至要更多,而她就坦然地接受了一切,并且在一路泥泞中开出花来。
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以诗歌为拐杖,以自由为养分,拖着一副残躯,不为向谁倾诉,只留给人间一片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