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介绍 >> 乐活张咏华时光抹不去对秦腔的挚爱
点击蓝字
9岁那年,张咏华随姑母来到易俗社看戏,当时她被舞台上秦腔艺人高亢激越的长吼深深吸引,站在观众席间的她想象着自己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样子,冥冥中觉得与秦腔有特殊的缘分。而后她凭借清澈洪亮的好嗓音考入易俗社,每天早晨 件事就是练声,温习师傅前一日的教学内容。因为勤学苦练,她技艺突飞猛进,12岁时就在《白蛇传》中饰演主角白素贞,浑厚婉转的唱腔和层次丰富的表演赢得众人瞩目,自此,她在易俗社担纲主角数十年。
NO.2张咏华从易俗社退休后十分舍不得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心系传统艺术传承发扬,张咏华决定退居幕后当老师,教唱秦腔成了她最重要的事。年,易俗社改建,乔迁新居的张咏华将40多平方米的房间当作舞台,只要有学生来请教,她就一招一式悉心指导,把多年来掌握的技法诀窍倾情传授。退休至今的27年来,她从未缺席过一场学生的演出排练,坚持亲临现场指导学生排戏,有时还会换上戏服、甩动水袖、翘起兰花指,和学生们一起唱上一曲。
何雨馨是张咏华的得意门生,进入易俗社时仅有16岁,是张咏华年龄最小的一位学生。张咏华 次见到何雨馨是在年陕西省第九届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中,作为现场评委的她一眼就相中了这个神态自若的小姑娘。
年,何雨馨考入易俗社,张咏华将她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严格教学、躬身示范,还常常把珍藏的戏迷来信拿出来与她共勉。
如今,张咏华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学生们一起唱秦腔,学生们在她的指导下茁壮成长,这让她看到了易俗社的未来以及秦腔传承的希望。
NO.3今年春节期间,易俗社举办秦腔惠民演出,张咏华为学生们排练自己的代表作《冼夫人》。她拿来年在北京买的一本关于冼夫人传奇故事的旧书,印成教学资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从史实中了解人物生平。当她在排练现场又一次唱起这出熟悉的戏时,学生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人物特质,一个个甩袖开唱。看着学生们认真努力的模样,张咏华不禁热泪盈眶。
“作为演员,我很享受站在舞台上演唱的每一刻;作为老师,我很欣慰看到从艺之路后继有人。”张咏华说,时光抹不去对秦腔的挚爱。从9岁到82岁,自己人生是在苦学秦腔、表演秦腔和教学秦腔中度过的,生命已与秦腔深深嵌合。
来源:各界导报老友周刊·乐活版
实习记者刘凡銆记者赵婧文/图
监制:田东锋
责编:李旌
编辑:史音
栏图:贾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