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杂技演员开口说话导演郭洪波细说杂技儿童

发布时间:2023/2/27 16:56:40   
多维立体 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0102/4320982.html

记者姜雄/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久违了,杂技儿童剧!

7月4日,由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曲杂总团创排的杂技儿童剧《七彩宝莲灯》在浙江胜利剧院试演。

说“久违”,是因为浙杂历史上仅仅排过3次杂技剧,上一次排演的杂技剧是年的《美猴王》。

杂技剧为什么这么少?因为难。杂技是一门挑战人体极限,展示人体本身魅力的艺术,叙事和抒情达意并非它的长项,把杂技改编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叙事剧作,难度可想而知。

对浙杂这批平均年龄才20出头的年轻演员来说,这是他们 次表演有完整剧情的大戏。

对导演郭洪波来说,这也是他 次与杂技团合作, 次尝试让许多导演望而却步的杂技剧。

“大胆去演!投入进去,不要怕出错,这是你们的 次,也是我的 次,把我们的实力展示出来!”郭洪波一次次大声鼓励着演员,也鼓励着自己。

郭洪波, 导演,曾执导过众多舞台剧,对浙江观众来说,最熟悉的是他的儿童剧,与浙江话剧团合作的《花木兰》《神奇的牛奶瓶》《皇帝的新衣》《国学小戏班》等屡获大奖。

几天后,该剧将亮相第四届青岛儿童戏剧节,出征前,本报记者专访了郭洪波。回望这次创作历程,他说,这是一部充满挑战的戏,也是一部有突破意义的戏。

00:32

尝试

或将成为浙杂的新动力新方向

为什么排这样一部戏?

这还得从去年那部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哪吒“闹”海》说起。那部戏,是浙江演艺集团成立后的 部儿童剧,由郭洪波执导。剧中,戏曲、武术等元素的运用,现实与梦境的穿越,西方肢体剧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

几个月后,郭洪波接到了来自浙江演艺集团的“我们想排个杂技儿童剧,邀请你来!”彼时,浙江演艺集团成立不久,期待通过尝试杂技剧,用杂技来讲述中国故事,为集团旗下的浙江曲杂总团的未来发展探寻一个新的动力和方向。

“我就想做没做过的东西。我喜欢挑战!”从未涉足杂技剧的郭洪波接下了这个任务。虽然杂技对他来说是相对陌生的艺术表现方式,但他的内心却也因此有着比以往更强烈的创作冲动。当时他脑子里便有了这个戏的模糊画像:不仅有戏曲、武术、肢体剧等元素,还会将一系列高难度的杂技技巧融入戏中,甚至还有魔术、多媒体的加持,这部戏将比他以往的戏“闹”得更尽兴。

故事

爱情、友情发出不一样的光芒

“宝莲灯”这个经典题材观众早已耳熟能详,怎样做出新意,又不违背观众先入为主的期待,是郭洪波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不同于以往版本,这一次,沉香不再是“一个人战斗”,而是有了一大群“朋友”。这样的人物设定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某一天,郭洪波把创作中的故事讲给小侄女听。小侄女听得津津有味,当听到沉香一个人在森林里长大时,她突然问了一句:“那他会有什么好朋友呢?”小小的问题,让郭洪波灵感乍现,是啊,让沉香有一群朋友,不是更符合儿童观众的期待么,也更符合全剧的主题么?于是,小猴子、大熊、梅花鹿、小青蛙等角色被陆续创作出来。这群动物朋友陪着小沉香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一起战胜恶势力。

这个版本中,还加强了对沉香父母甜美爱情的表现。以往的版本中,对沉香父母的结合常常是一带而过,郭洪波认为这一部分恰恰是需要加强的。“他们的爱情越是甜美,家庭越是幸福,后面被黑暗势力迫害时,观众就会越是同情。同时,也让沉香历尽艰辛,冲破万难去救母的情节显得更加合情合理。”

温暖友情和甜美爱情的注入,让《七彩宝莲灯》的故事有了更加温暖明亮的色彩,更加细腻动人的力量,也有了不同于于以往的新意。

技巧

高难度杂技“无缝”融入剧情

杂技儿童剧,顾名思义,跟一般儿童剧的相比, 的不同就是能在剧中欣赏到精彩的杂技。

绸吊、蹬伞、地圈、滚杯、空竹、绳技、高椅、单手顶……这一次,浙杂的演员们几乎亮出了所有的绝活儿。

然而,杂技儿童剧绝非杂技与儿童剧的简单相加,如果只是杂技简单的炫技,不仅不能帮助剧情的演绎,甚至还会适得其反,让观众出戏。“杂技在这部剧里,不应是炫技,而应是锦上添花。”郭洪波认为,技术与艺术必须融合在一起。

创作过程中,主创们挖空心思,用奇思妙想将杂技技巧“无缝”融入剧情:三圣母与刘彥昌相爱,她带着爱人一起飞升,这一场景是通过绸吊技巧来完成,两人在空中旋转飞舞,衣袂飘飘,仙气十足;二人相偎相依、如梦如幻的爱情,则化入了唯美的蹬伞技巧;沉香在森林里长大,一群小动物朋友各显其能,梅花鹿的出场,运用了杂技中的转碟技巧,散开的撑杆、旋转的碟子,化成梅花鹿的灵动的角;顽皮的小猴子们拿着帽子耍宝,赫然是浙杂屡获大奖的草帽技巧;天兵天将破空而来,空中的宫殿是由十几张雕花板凳搭起,正是惊险的高椅技巧……

道具也是精心设计的。譬如,天兵与仙女的打斗,天兵手持的法器金刚杵,其实是一个特制的空竹,仙女手的鞭子便是空竹的抖绳,激烈的打斗,双方的兵器一碰撞,便成了精彩的空竹炫技表演,既符合剧情,又展示了杂技技能。大熊站在摇摇晃晃的晃板上,展示弹球技巧,弹球被设计成各种野果子,十分符合森林的环境特征。

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杂技既赏心悦目,又巧妙地推动了剧情,与全剧融为一体。

突破

解锁新技能,杂技演员开口说台词

要说这部剧 的突破,就是 次让杂技演员开口说话。

杂技擅长以高难度的肢体表演征服观众,所以,杂技剧中,演员基本是不开口说话的,即使偶尔有台词,多数也是配音。而这一次,从来没排过杂技剧的郭洪波大胆地让杂技演员开口说起了台词,这在浙杂的历史上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在全国也属罕见。

“坚决不用配音,让演员现场开口,是希望演员能直面观众,与观众有现场的交流感,让作品更有感染力。”

刚跟这群年轻演员接触,郭洪波发现演员们台词功底接近于零。“别提台词了,就是连说话都说不好。”他有些发愁,这群孩子习惯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身体训练,习惯了用身体表达,平时都不怎么说话,再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普通话里夹杂着各种方言口音,南腔北调,有的甚至口齿不清,让他们说台词,太难了。

再难也要做! 的办法是训练。台词的训练从去年就开始了。针对不同的演员,郭洪波给予了不同的指导和训练。有几个温州的演员,声音扁平,就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口钟,或一口缸,找到下盘所在,从而让声音更浑厚;有些人喜欢吞字,就模仿公鸡叫、鸭子叫,让他们找到颅腔共鸣;大部分演员是南方人,咬字不准,就大量地练绕口令,练节奏,练气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年的训练,演员的台词和表演有了飞跃的进步。“跟专业话剧演员比,也许还有差距,但是,至少在我这儿过关了。这群孩子真的很棒!”郭洪波说。

编辑:姜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7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