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资源 >> 从ldquo蹭场子rdquo到拥
从骑车到隔壁街道“蹭场子”到有了“专属”的文化管家,从两三人的自娱自乐到组起参赛的大队伍,从路边跳舞的无奈到有了新建的村文化礼堂、口袋广场的幸福……杭州市钱塘区临江街道萧东村的杨再兰带着姐妹们,在家乡的土地上舞出了幸福生活。
傍晚六点半,夜色渐浓。吃完晚饭的杨再兰换上舒适的舞鞋,脚步轻松地前往离家不远的小广场。动感的音乐附和着温暖的春风,一天的疲惫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我从小喜欢唱歌跳舞,但前几年跳舞可没那么容易。”十年前,健身广场舞的风吹进了杨再兰的生活,但在临江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之前,萧东村内鲜少有娱乐活动之地,更别说专门用来跳舞的公园,杨再兰跳舞都要去隔壁前进街道,她笑称这是“蹭场子”。
“临江到前进骑车要十分钟,只要天气合适,我和朋友都会赶过去‘蹭场子’。”杨再兰说,十分钟路程不是很远,远的是心里的距离,“不是自己的街道、自己家门口,跳舞总没有‘归属感’。”
这样的情绪在一次代表其他街道参加比赛的时候到达了顶点。“虽然穿着舞蹈服,但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那时候杨再兰总想,要是能在家门口跳舞就好了,要是能组建一个萧东村舞蹈队去参加比赛就好了。
杨再兰和姐妹们跳舞的场地
近几年随着钱塘发展,百姓生活质量提升显著,萧东村里跳舞的“姐妹”越来越多,有舞蹈基础的杨再兰留在村里跳舞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她成了萧东舞蹈的“领头人”。但场地不够的问题绊住了大家起舞的脚步。“那时候江东三路还没通车,我们十几个人就在新修的路上跳舞,路每开通一段,我们就要拉着音响换一个地方。”
▲口袋公园
▲文化礼堂
年,驶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的临江街道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以“一心、三带、多点”的功能结构布局,创新文化惠民的形式,注重加大文化阵地的“硬件”建设。其中,文化礼堂和分布在村头巷尾的口袋公园便成了杨再兰和姐妹们的主舞台。“天晴室外跳舞,下雨文化礼堂跳,只要想跳就有地方跳。”杨再兰说。
为让共富路上的文化底色更加浓郁,街道还为村民请来了专业文化管家,通过提供“菜单式个性化”的定制,进行活动开展、团队建设等一系列“ 供给”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近两年培育了舞蹈等多支 群众文体队伍,切实提升了临江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建设开启临江精神共富新篇章
年是杭州亚运之年,杨再兰和姐妹们已经行动起来,不仅发动更多身边人参与广场舞活动,还将亚运主题融入了舞蹈。“把我们的亚运、美好生活都通过舞蹈表达出来,我觉得特别幸福。”杨再兰说。
推荐阅读钱塘区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全面细致落实各项举措, 快速阻断疫情传播蔓延
经科战“疫“高速卡口守“大门”志愿服务守“小门“
5个村、户,义蓬拆迁动员会已召开!网友:这次可能婆家娘家都要拆了
环境污染—连心记实
持续聚焦!钱塘“无疫单元”红黑榜发布③
坚守防疫一线勇担当派出所送来艾饺暖人心
亮相央视!钱塘这个体育场馆惊艳首秀~
守好“小门”筑牢防线⑩
防疫,我们“竭尽全力”
好消息!艮山东路东延段6月中旬将顺利完成施工并通车
春天的味道,钱塘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