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资源 >> 短视频拓展网络文艺新版图
网络文艺迎着数字时代的东风乘势而起,是与传统文艺不尽相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旨趣。它向传统文艺借鉴思路与灵感,同时也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全方位挖掘自身潜在优势,打造出“人无我有”的新的文艺样式。文艺性短视频就在这新旧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脱颖而出:文艺家通过短视频普及各类艺术知识,普通人用短视频分享生活中的艺术片段,非遗传承人在短视频中记录古老传承……凭借着强大的加载和兼容能力,短视频与多种文艺形态的融合不断深入,传播场景持续扩大,丰富和拓展着网络文艺的新版图。
在传播叙事上展现新招数
艺术需要技术的加持,技术为艺术插上了驰骋的翅膀。短视频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有着密切关系,它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科技前行的助力。文艺性短视频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界定不再泾渭分明,两者的有效融合缩短了“创作—鉴赏”的心理接受路径,个人爱好和观众喜好实现最大程度的契合。这种具有短、平、快等特征的短视频更受大众青睐,它能弥合认知差异、突破时空限制、激发参与热情、获取情感认同,化身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既便捷又丰富的“多模态”百宝箱。
短视频成为当下文艺市场的新宠儿,源于大众情感的本真诉求。外卖小哥送餐后在商场优雅弹奏起钢琴引人驻足,农民工小伙在工地演奏《沧海一声笑》古筝曲,这些短视频在网上迅速扩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令生活节奏突飞猛进,短视频成为普罗大众艺术需求的突破口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时空伴随者”,用个体碎片化的记录,合力折射着时代的整体风貌。填补着人们碎片化的闲暇时间,也抚慰着大众细腻温婉的情感需求。
播出平台的不断完善加速了短视频不断向主流“破圈”。以往,网络文艺是传统文艺的播出平台之一,传统文艺是网络文艺的借鉴对象和学习摹本。如今,短视频平台正在努力摆脱亚文化的标签,吸引众多主流文艺家、艺术院团、艺术院校教师入驻,精品内容凭借专业生产制作,在内容表达、传播方式、叙事技巧上都独具匠心,新的“招数”层出不穷,与传统文艺两相呼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舞蹈艺术家*豆豆把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从现场发展到线上,录制“网络舞蹈公益课程”,带领舞蹈爱好者居家锻炼、陶冶情操。优质短视频既实现了内容的精准传播,也满足了大众学习和娱乐的双重目的。
短视频形式的文艺创作没有了传统文艺创作过程中铺垫许久的“一唱三叹”,属于直抒胸臆式的“单刀直入”,直接为大众提供实际需求和情感需求。经典小说中的精彩段落配以抒情音乐,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在优美的声线中徐徐道来;对影视剧进行解析,深挖创作背景,解读深层次含义,引导观众看到剧作背后的故事;综艺晚会中的爆款节目在短视频平台多轮、多次播出,大众情感多次发酵;微访谈节目正视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空间,聚焦当下热点和痛点,“言之有物”地带领观众跨界与“破圈”。还有音乐单曲、国风舞蹈、传统绘画、现代雕塑等,多种门类、多样艺术为短视频精心奉上再次创作与多次传播的丰富资源,短视频也因此成为网络文艺中最受大众喜爱的样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搭建新舞台
短视频被界定为互联网移动技术缔造的视听产出模式,并在短时间内与其他媒介实现互通有无。随着短视频影响力的提高,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各类平台纷纷在短视频中开辟自己的“第二战场”。特别是传统媒体的主动出击,让短视频生态更为清朗,对现实的映照更加完整。海量的艺术视频资源重新适配短视频传播模式,通过新的巧妙编排,达到新的质变高度。当信息输出的线性循环模式被打破,多次观看、推送、分享、收藏、点赞等操作屡见不鲜,曾“躺”在媒体资源库的艺术素材重新在大众生活中获得一方舞台。
近两年,短视频创作题材更加生活化,套路化、段子式的创作内容逐渐减少,越来越多源于生活的日常纪实内容,引发受众共情。田间地头、寻常巷陌、日常生活成为创作者的舞台,田园生活、手工技艺、非遗传承、诗词创作、国风动漫等都在线上的虚拟空间中化身可供他人欣赏的文艺作品。多种文艺样式在短视频中如虎添翼,获得一大批喜爱者的簇拥,通过精湛的艺术水准和正向的思想内涵,让大众逃离琐碎日常,借助方寸屏幕与时俱进、陶冶情操,获得精神抚慰。这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展示如同亲自参与一部著作的酝酿,如同目睹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如同亲身经历一场情感的洗礼,它所带来的情感愉悦自然无可比拟。
短视频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大众的表达欲望。大众是短视频的消费群体,也是创作主体。人们用饱满的热情在互联网平台发出自己的心声,充分地验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美学主张,诠释了“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创作初衷。如年,浙江温州的农民夫妻范得多和彭小英自创的曳步舞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彭小英通过跳舞为丈夫治疗抑郁症的故事不胫而走,众多网友被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感染,纷纷感叹“太治愈了”。
在潜心创作中呈现新样态
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倾注到虚拟世界,也把对多元艺术的欣赏移情于网络文艺。在行业更加规范、监管更为有力的大环境中,短视频逐渐步入理性创作轨道。单纯靠影像的“错位”剪辑、言语的“出位”表达来博取大众注意力的反常规操作,在市场化的大浪淘沙中日渐销声匿迹。短视频正在用交互式、沉浸式的全情付出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迅速走红、广为传播的优质短视频都是口碑和点击率双赢。网络文艺创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是整合多工种的复杂的创作流程。短视频尽管是网络文艺中的小体量,便于创作者的灵感迸发和即兴创作,但优质的短视频仍需要细致的策划和精心的编排。从最初的创意萌生到最终的成片呈现,优质短视频创作要么一人之力担数职,要么群策群力显智慧,实现跨时空的传播、获得大量的点击率。这种虚拟空间中的关系链条看似松散实则牢固,是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结盟。
优质短视频体现出对世间万物的真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