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5G8K直播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唱

发布时间:2022/9/19 19:46:51   

1月16日晚,中国电影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合作,首次在影院大银幕上利用8K技术直播了《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

《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首次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全球 5G8K影厅、使用 的8K电影放映机通过大银幕呈现。

此次音乐会由 指挥家张艺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与李欣桐、张文沁、孔迪、梁羽丰、王冲、陈冠馥、王海涛、王超、赵宁、赵岭等艺术家联袂呈现。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及各大网络平台播出,并在中国电影博物馆5G8K影厅大银幕端、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8K电视大屏端同步进行8K直播。

(图为《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演出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央广网发。)

 8K直播展现“艺术+科技”独特魅力

据悉,5G+8K技术是中国电影博物馆搭建平台,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台达电子等多家实力企业联合推出的影院放映技术。

这也是国家大剧院继年8月成功实现全球首次舞台艺术8K+5G直播后,年度的首场8K直播。

(图为《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演出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央广网发。)

据中国电影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8K放映技术是目前世界上 的电影放映技术,它将开启影视产业新视界,未来可能在制作端、应用端对影视产业及生活其他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它的分辨率达X,能呈现高达万像素的动态画面,画面质量是2K的16倍,让以前无法呈现的画面细节被清晰显示。通过本次8K直播尝试,将超高清画质呈现在观众面前,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作为全球 5G8K影厅,中国电影博物馆将进一步探索未来5G+8K技术在剧场演出、体育赛事等方面的场景应用,以“电影+科技”的创新形式,与多方开展合作,充分展示首都北京在科技创新引领上的独特魅力。

此外,国家大剧院近年来致力于超高清视频技术在艺术传播推广领域的应用创新,拍摄制作的全球首部8K全景声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于年初荣获国际 8K制作“卢米埃尔奖”。年8月,“华彩秋韵”线上系列音乐会的首场演出“繁华众声”,成功实现全球首次舞台艺术8K+5G直播。今年,国家大剧院将继续探索8K直录播技术在舞台艺术影像化领域的应用。

 北京城之美尽在《北京大合唱》

交响合唱作品《北京大合唱》历时两年创作,充分展现了古都“龙脉”中轴线上的建筑之美和人文风情。

(图为《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演出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央广网发。)

词作者邹静之表示:“我期望我们能以展现北京为目的,充分运用人声艺术的丰富手段,不失根本地创作出一部有经典气质的纵向可穿透时间、横向可走向世界的作品,在这大的艺术追求下,不拘一点,以高而阔的视角,构建整部作品。”歌词以北京几千年的历史为背景、为基石,由远而近由表入里的展现北京的历史、人文、风貌、民情,既有*钟大吕,也有市井风情。

由孟卫东创作的序曲《北京》《永定门》《天坛》《天桥》部分,运用了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北京民歌、京剧等曲艺元素。在当晚的演出中,西河大鼓表演者赵宁、戏曲演员王超以扎实的功底将极具老北京风味的旋律演绎出来,唱出了地域色彩浓厚的民风民俗。

由唐建平创作的《天安门广场》《钟鼓楼》及尾声乐章则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从风云际会的开国大典,到纪念碑前对先烈的缅怀,看到天安门广场上的 缕阳光,我想用音乐写出新中国的 缕朝阳、 个晨曦。”

(图为《北京大合唱》交响音乐会演出现场。国家大剧院供图,央广网发。)

而在表现歌词“时间慢如水”的意境时,两位花腔女高音张文沁、孔迪分别以“嘀”“嗒”之声演绎,同时也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对话,晶莹透彻的高音乐器、木管乐器和花腔的结合描绘出水的明亮,女高音歌唱家李欣桐的独唱则将时间的主题升华,表达出对生活、自然及万物的思考和感悟。

在尾声部分,男高音歌唱家王冲、梁羽丰、女中音歌唱家陈冠馥及男中音歌唱家王海涛、配音演员赵岭也一齐加入,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共同以高昂热忱的旋律描绘出万民欢腾的景象,“北京,与你一起歌唱;北京,与你一起梦想”,美好的旋律唱出了北京“中轴线”的壮美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描画出新时代下北京这座古城的新气象。

在当晚的线上播出中, 主持人孔洁与作曲家孟卫东、唐建平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还共同为观众带来了导赏,四位嘉宾登上位于中轴线的正阳门上,畅谈交响合唱《北京大合唱》的创作故事以及北京中轴线的人文风貌。

本场直播及导赏环节的录制受到了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2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