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善用作品取样提升游戏质量以小舞

发布时间:2025/5/23 9:42:32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81228/7130894_0.shtml
作品取样是记录幼儿发展进步的可靠方法,也是教师理解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媒介。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田街道实验幼儿园以“小舞台变形记”为例,梳理了《大班建构能力关键经验分项水平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针对幼儿三次进阶式的建构拼搭作品,对照《标准》采用雷达式、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提出支持跟进策略及启示,致力于真实解读幼儿的内心世界,立体诠释幼儿的动态成长。建立建构游戏的评价指标在一次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兴趣点聚焦在“小舞台”,我们看到了来自真实游戏情境下的作品,它透露着幼儿当下经验的再现,呈现着即时生发的情感意愿,作品本身也清晰反映了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能力水平。那么,教师如何与幼儿共同创生“小舞台”,助推幼儿建构能力的发展呢?基于在幼儿建构游戏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尝试采用作品取样的方式对幼儿建构游戏水平进行评价。作品取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结构化观察幼儿的框架,助推教师观察与解读能力的提升。我们依据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梳理了《标准》,从建构技能、建构智能两个维度,形成基本技能、装饰能力、造型能力、空间意识、数学认知与经验项目指标,下设三个水平层次,作为幼儿建构水平的评价指标。例如,建构技能维度一级指标“造型能力”可分为三个水平。水平1:依据表象或平面图片搭建立体造型能力弱。水平2:能依据表象或平面图片搭建立体造型。水平3:能依据表象或平面图片创造性搭建立体造型。三个阶段的支持与推进第一阶段:哇,这是我们的小舞台!(图一)对照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组的建构主题明确,幼儿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基本能按照计划进行搭建。但从建构成果不难发现:该组幼儿搭建技能稍显薄弱,主要采用了围合、平铺、重复、延长等基本技能,能了解舞台的主体构造,但缺乏丰富性和完整性。我们借助雷达分析图,判断幼儿整体建构水平尚处于一级水平。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支持跟进:表象累加策略。幼儿对舞台的认知是单一的、浅显的,他们只能依靠对舞台的最初印象建构出最基本的模样。为此,教师可通过让幼儿收集舞台图片、亲子考察真实舞台等途径,从平面表象、立体表象等方面引导幼儿对舞台进行观察,引发幼儿对舞台构造更为丰满的立体感知,从而帮助幼儿储备丰富的表象经验。技能补给策略。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相对低级的建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适宜的途径,有目的地给予幼儿一定建构技能的补充。如在班级建构区中,增加对于“拼插、镶嵌”“架空”等技能的环境支持;也可以创设一些主题情境,如“高架桥”等,有针对性地发展幼儿的多元建构技能。材料撤离策略。当幼儿出现单一材料重复组合排列的行为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撤离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引发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这也是发展幼儿建构能力的方式之一。第二阶段:我们的舞台有背景墙哦!(图二)在这一次的搭建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建构技能”明显提升,在背景墙的建构中,已然运用了“围合”“拼插、镶嵌”“架空”“平式联结”“转向链接”等建构技巧。对比前一次的雷达图,幼儿在建构智能维度的“空间意识”“数学认知与经验”也显著提升,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2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