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作为一个摄影人,舞台演出也是重要的拍摄内容,但是往往又是比较难以拍摄的。是的,和其他拍摄题材相比,舞台剧照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舞台剧照的拍摄,容不得你任意走动去寻求最佳的拍摄角度;容不得你“靠前拍摄”以控制最短拍摄距离;容不得你任意设置参数以达成个性化拍摄;如果是商业演出,连补光手段也不得使用,等等。第一、寻求拍摄位置。理论上讲,舞台演出拍摄可以定点拍摄,也可以游动拍摄;可以在中间位置拍摄,也可以在边角位置拍摄。但是,人们往往更多需要的是“堂堂正正”、中规中矩的画面;作为你一个人完成的拍摄,一会儿想在中间“远吊”,一会儿又想到旁边特写,这几乎不许可也是不可能的。关于拍摄位置的选择,可以这样来考虑。1、略偏前的观众席中间位置。一般在距离舞台约8—10排左右为佳。2、如果有摄像人员或其他拍摄者,还得与他们步调基本一致,既不能一个人在前“众目睽睽”、“鹤立鸡群”,也不能在他人之后“名落孙山”、“望其项背”,拍摄初期互相熟悉认识一下,互相照顾、互相照应。有的较大规模的剧场,在观众区的纵向中间留有一条横向分隔通道,一般在中间略偏后的位置,在这条通道上拍摄也是不错的选择。3、相机的机位高度,尽量与舞台平面的“中心高度”一致,只要你的前后位置得当,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因为观众席的座位是由低到高的排列的,中间左右的位置很容易达到这一要求。4、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具备,只给你一个铁定的位置,那你只好听天由命听之任之,好好在你的位置上完成拍摄。5、这种位置状态下的拍摄,一般选择50—左右中焦段的焦距,如果是变焦镜头,也可以拍成特写。第二、速度优先模式拍摄。本来,剧场的拍摄模式选择是可以更为宽泛一些,但是“如今不行了”。现在大舞台演出,背景画面不是过去的图版式,使用的都是电子大屏,而且,电子大屏的画面都是变化不断、美轮美奂的,不再是过去的静态画面,而是动态十足的视频画面,这就使得我们“老革命遇上了新课题”。原理是这样的,电子大屏的闪烁频率一般在1/50秒,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拍摄速度快于它,就会出现画面的不连续,就是“花屏”现象,即便是你的构图再好,一旦出现花屏,画面美感就会大打折扣严重减分。对付这一新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我们的拍摄速度在1/50秒左右,可以比它慢,但不能比它快,即使快也不能快多少,我的经验是一般不能快于1/60秒。假如面对华美的舞蹈动作,你想体现出充分的“动感”,你完全可以将速度再慢一点,动感就会跃然“片”上。使用了速度优先模式拍摄,关于感光度和光圈如何处理呢,我的体会是,感光度和光圈全部使用自动。这样的选择有一个好处,就是相机会自动选用尽量大的光圈和尽量低的感光度。感光度尽量低无可厚非,对于较大的光圈有人就会担心,这样一来画面会达不到心目中的景深。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你的拍摄距离足够大,你又不必考虑什么前景的运用,很自然的,画面就会有较大的景深。这一点,没有实践过的人恐怕还是心有余悸。第三、大光圈、低感光度拍摄。这个提示看似多余,但是当你不是运用速度优先模式拍摄时,就很有必要将它们考虑进去。第四、必要时动用三脚架拍摄。这个不必细说。运用上面的这些方法,再加上快门线或遥控器,其实你的舞台拍摄是非常轻松的,你只需一手操控快门线,一心注视画面的变化,既看了“大戏”又拍了“小照”,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