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将茶馆译成韩文的她,为啥想钻进中国戏

发布时间:2022/7/2 10:55:14   
中科医院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6.html

中国戏剧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精神世界和感受世界的积累和浓缩,是最能理解中国人的一条路子。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记者:刘旭

全文字数: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年4月,“第五届中国戏剧朗读演出”在韩国首尔举行,其间共推出独幕剧合集《红马拥挤》《曹操与杨修》《茶馆》等中国 戏剧作品,由韩国汉学家和艺术家将中国戏剧重新演绎,以“朗读”的形式搬上舞台。

作为中国戏剧朗读演出项目发起人和《茶馆》韩文版译者,韩国汉学家、韩中戏剧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韩国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吴秀卿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 专访,讲述戏剧交流如何助推中韩文化产业交流互鉴,搭建中韩民众相互了解的桥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请问您为何选择中国戏剧作为研究领域?

吴秀卿:我读高中时开始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上大学后,我本来学的是法文,但学习了汉语,读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太有意思了!就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加上我喜欢戏剧,参加过大学戏剧社,所以格外关心中国戏剧这门课, ,毕业论文也是选择了关汉卿的《窦娥冤》研究,从此我开始选择中国戏剧作为我的专业。

进入中国戏剧的世界之后,我发现其远比我想象的世界更广、更深、更有趣,之后我一直在中国戏剧范围内进行研究。中国戏剧从人民的生活升华到文学层次,再到舞台上的艺术层次,形成了既能互动,又能够深化发展的有趣现象。到底中国如何形成如此复杂而丰富的戏剧世界呢?我就想钻进去,这让我一直有动力去中国考察,去看看当地人如何创作和表演中国戏剧。

我 次到中国是年,从首尔出发,坐船到威海,经过北京飞到福州,再坐大巴到泉州,花了几天时间去开南戏暨目连戏会议。从那时开始,我跟中国戏剧界的老师们保持联系,他们很慷慨地帮助我,我也尽我 的努力做出些成果。他们中不少老师已经离世,但他们给予了我现在活动的基础与无言的支持力量。

中新社记者:您这么多年专注于在韩国推介中国戏剧的原因是什么?

吴秀卿:韩国传统社会里戏剧很不发达,虽然在民间,人们生活中也有音乐、舞蹈和假面戏等活动,有《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等盘索里(又称“板索利”),但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发展成单独的戏曲文类及舞台表演体系,韩国确实是缺少的。近代以来接受西方戏剧,才有戏剧的概念。

但中国不同。我研究了几十年中国戏剧,看了不少戏,也接触了很多中国专家、学者、艺术家。我越了解,越觉得中国戏剧世界确实丰富,但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戏剧这一部分其实了解得很少,我觉得太可惜了。中国有这么丰富的戏剧艺术,韩国观众也值得去了解、去享受。

另外,韩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一直关心西方、接受西方,与中国建交后,两国交流也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交流还不够深入。所以有一些互相不理解的地方,甚至有矛盾冲突的事情。这恰恰是因为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不够。

中国戏剧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精神世界和感受世界的积累和浓缩,是最能理解中国人的一条路子。所以我想把中国戏剧介绍到韩国,希望通过这条通道,让两国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互增理解。

年江苏省昆剧院赴韩演出时吴秀卿(右)与张继青女士合照。中新社发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选择戏剧朗读演出这种形式来推介中国戏剧是出于哪些考虑?

吴秀卿:选择中国戏剧朗读演出,其实是我准备多年等待时机的一个活动。我有机会参加韩中两国交流活动,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而且之前一直通过翻译剧作介绍中国戏剧。但是读剧本的读者群体很有限,所以我想找更直接更能靠近一般观众的方式。而且这是能用低资本获得大效果的好办法。因为朗读演出更能转达剧本味道和价值,韩国也正流行,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另外,年,韩国国内最有分量的国立剧团根据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制作了话剧《赵氏孤儿,复仇的种子》,让韩国戏剧界注意到中国古典戏剧的力量。这部剧不但首演后获得那年所有的戏剧奖项,年在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交流演出时,也大获好评。之后几乎每年都在韩国演出一个多月,每次都是刚开票就售罄,甚至在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给韩中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亦是如此。这表明韩国观众不但关心中国戏剧,并且无论*治气候如何变化,对中国戏剧作品的热情都不存在偏见。这给了我很大信心。于是我从年开始举办中国戏剧朗读演出活动。虽然这个活动目前只办到第五届,但现在已提升为韩国国内口碑 的戏剧活动之一,让我更有信心。

《骆驼祥子》剧照中新社发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从诸多中国戏剧中选出参加戏剧朗读演出的剧目?

吴秀卿:选择剧目是最难的。一部分是我们协会的中国戏剧专家们多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