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NEDCWLTCCATC工况标准加严

发布时间:2023/7/23 10:04:35   

「本文来源:中国搜索百家号」

10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年度双积分核算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传统能源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要按照WLTC工况标准确定车型的燃料消耗量、电能消耗量及纯电续驶里程;纯电动乘用车可选择按NEDC工况或CLTC工况确定车型电能消耗量和续驶里程。

这意味着,在我国WLTC正式取代NEDC,走上历史舞台。而同时,国产版的CATC(ChinaAutomotiveTestCycle)汽车行驶测试循环工况也在今年2月发布,它借鉴了WLTC、EPA等测试标准,数据采集更细分化、跟严苛、更适合中国国情,预计将在年全面应用于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和新能源汽车的检测。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工况的切换将让综合工况油耗参考价值提升。同时严苛的测试工况和油耗法规会使得车企提升对节能技术上的研发与推广。工况切换背后,是油耗和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混动作为最具节能减排实效的技术路线之一,有望在收获市场认可的基础上迎来更多车企和*策的青睐。

WLTC接棒NEDCHEV仍然最节能

NEDC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汽车工况测试标准,90年代开始被应用,年作了最后一次更新。WLTC可以说是为了弥补NEDC缺陷,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框架下开发了一项新措施,于年9月1日推出。

NEDC和WLTC有何不同?简单来说,NEDC更接近于实验室油耗,而WLTC则是接近于实际油耗。比如,WLTC工况中没有周期性的加速、减速,更好地体现了在不同拥堵程度的路面车速时快时慢的情况。另外,相比于NEDC测试体系,WLTC工况的测试周期从s延长到s,测试平均速度也从34km/h增至46km/h。

WLTC更接近真实路况,在这一标准下的油耗和续航里程将更接近于实际。中汽中心通过对收集的WLTP与NEDC燃料消耗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WLTC的试验结果较NEDC高约10.57%,在大质量段的差距大于低质量段:增压发动机燃料消耗量在两种试验方法下的差异显著大于非增压发动机,相差幅度分别约为12%和7%;PHEV车型在WLTC下因厂家控制策略不同,在综合能耗水平上有较大差异,总体大约恶化20%~30%。

“出行研究室”的研究成果也显示,WLTC标准下,所有车型认证油耗将更真实,也更“恶劣”。但混动仍将是各种节能技术路线中节能效果最佳的“选手”,以丰田的国产赛那为例,在WLTP工况下,其油耗标准仍达到了5.9L,是同级最低百公里油耗。另外,根据国家汽车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广东)于近期的测试,全新第二代广汽传祺GS8的混动款在NEDC工况循环下实测油耗为5.31升/公里;而在更严苛的WLTC工况循环下实测油耗为5.93升/公里。在两个测试标准下,百公里油耗均未达到6升。

CATC符合中国国情的测试工况

我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广袤的陆地面积、地形复杂、城市规划迥异等等因素决定了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工况。为获得最符合中国特色的工况测试标准,在工信部、财*部、环保部、国标委和中国工程院共同指导下,中国工况项目组历时3年时间自行制定了CATC汽车测试循环标准,为了最大程度接近实际驾驶情况,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也证实NEDC工况、WLTC工况与我国实际工况存在一定差异。

参考WLTC方法,CATC去掉了与实际工况不符的超高速行驶部分,将交通量重新划分为3个速度区间,分别对应低速、中速和高速,工况时长共计秒,其中低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7.4%,中速区间时间比例为38.5%,高速区间时间比例为24.1%,平均车速为29.0km/h,最大车速为.0km/h,怠速比例为22.1%。

根据国标GB/T,对纯电动车能耗测试可采用工况法(参考NEDC循环)和等速法(车速要求60±2km/h)。其中等速法是一种理论工况,与实际用车工况完全不相符。有鉴于此,等速法在CATC中将会被删除。

CATC还将增加高低温(高温30±2℃,低温-7±3℃)下开启空调的实验,更客观反映纯电动汽车的能耗。相比目前NEDC在能耗测试时关闭非必要用电器(即关闭空调、大灯等用电器)的做法,CATC更能反应车辆真实能耗水平。

工况切换,实现4L/百公里平均油耗需要混动

从NEDC到WLTC再到CATC,中国汽车消费者将拥有一套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排放和油耗测试标准。而工况标准切换的背后,是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施策,以实现年普通家用车达到4L/百公里平均油耗水平的目标。对此,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表示单靠燃油车来实现是不现实的,但是加上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国内车企在技术上再稍微“垫垫脚”,实现目标并不是难事。

目前国内HEV主要以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为主,丰田THS、本田的i-MMD混动以40%以上的节油率收获市场认可,国内企业也在相关领域展开布局,科力远CHS、比亚迪DM-i、长城DHT柠檬混动、长安蓝鲸iDD混动、奇瑞鲲鹏混动、吉利GHS2.0竞逐混动赛道。其中科力远率先实现产业化,产品搭载吉利帝豪、东风小康上市。近日,科力远又基于在深度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技术优势,与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协同利用各自在整车研发和制造、混合动力技术及其核心零部件设计和开发等方面优势,打造具有行业领先性的全新节能与新能源车型产品。

西部证券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发布强化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程度,目标年混合动力乘用车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销量的50%,年提升至75%,年提升至%,未来15年CAGR将高达29.95%。如果*策推广顺利,混动将长期成为“节能汽车”的主旋律,可以预见各家车企将加快混动领域的产品投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