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看了谭咏麟演唱会,票价便宜已过气音乐里聊

发布时间:2023/4/21 13:12:27   

上周末去北京工人体育场听了谭咏麟银河岁月40载巡回演唱会,其实作者对这个完全不在同一时代的老一辈歌手并不是很熟悉,只听过比较经典的几首歌,但是常常听到年龄稍长的哥哥姐姐们谈论那时候谭和张的故事,常常回忆那些疯狂追星的岁月,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情怀”。

其实现代人大部分都很现实,谈起“情怀”这个词会觉得很矫情,包括作者在内,有事说事,不要动不动就扯上情怀,情怀值几个钱。但是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怀着一颗好奇心,作者早早买了谭咏麟演唱会北京场的票,虽然是最便宜的座位,但是目的在于感受最真实的气氛。

演唱会开始前几天,网上疯传谭咏麟现在不值钱了,演唱会门票价格跌到了白菜价,没有人愿意去听他唱歌。作者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去到网上一看果不其然,几乎所有票价都降了,甚至某些位置的价格降到了5折以内,但是作者也注意到,最内场的票,需要加价买!说明还是有很多真爱粉的。

进场前,在场馆外排队等候,作者惊呆了,因为以前看演唱会基本都是以年轻女生为主,男生也都是正青春的学生*或者职场小白领。但是这个队伍里面,男生占了大部分,并且大部分都是带着另一半的中年男子,还有很多目测年龄在45岁以上的小姐姐,瞬时间感觉自己误入了一个中老年群。

谭咏麟校长今年已经69岁,眼看就要步入70岁,本以为他的演唱会会以体力消耗较小的抒情慢歌为主,现场气氛也不会像年轻歌手那样炸裂。我错了,谭咏麟的现场不仅不安静,还很“吵”。

北京的7月,又是露天舞台,气温爆表直逼40度,谭校长几乎全程穿长袖西装,流汗就像流水一样,但是到了唱跳的环节他也没有就此取消,坚持演出完毕,并且唱功一直在线,高质量完成每一首歌。没有倚老卖老,更没有表达让大家体谅,不要对他这个老人家太高要求的意思,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香港艺人的敬业精神,也见证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实案例,这个年龄还能如此自信的站在台上将近三小时保持精神矍铄为观众表演,这得需要多强的业务能力还得需要多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指标。

之前作者提到过,来到现场的几乎全部都是真爱粉,列举几个细节大家体会一下:

作者前排做的是三口之家,爸爸会唱谭咏麟的每一首歌,甚至连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了如指掌,全程跟唱的爸爸,一会站起来对着舞台跟唱,一会对着身边的小女儿唱给她听,可能这是一个在场外见到很普通的一个中年男子,好像也不是很爱说话,可是那时那刻,就像心中的小宇宙爆发了,向妻女骄傲的唱着偶像的每一首歌,介绍工作人员的时候,他还要向身边的两个最重要的女生讲述每个工作人员的故事与谭咏麟的关系。

作者后排是一对情侣,男生同样全程跟唱,并且每切一首歌都会滔滔不绝地跟身边的女孩介绍这首歌收录在哪一张专辑,写的是什么什么故事,之前在哪一场演唱会上还唱过,发生过什么小故事等等。明明是操着一口标准北方口音的大男人,唱起粤语歌来竟也如此有味道,一听就知道是喜欢唱的。

虽然谭咏麟演唱会的歌单作者已经记不全了,但是当时一幕幕的情景不会忘,全场起立边唱边跳,很多人兴奋地走到过道里向前冲,想离偶像近点再近点,坐在隔壁座位的两位看上去十分文静的40岁左右的的小姐姐,拿着望远镜尖叫,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可是架不住现场气氛太热烈。

以往听演唱会听到更多的都是女生的尖叫声,但是在谭咏麟的现场,听到更多的是充满荷尔蒙的男生打口哨声,那种热烈就像在工体看球一样,跟现在流量偶像的现场感觉完全不同。站在过道上的阿姨(真的是阿姨,头发都白了),没有尖叫没有跳舞摇摆,但是她一直在往前冲,用手机记录下全程。我相信,她的内心已经波涛汹涌了,只是身体不允许,所以只能保持淡定。

虽然大部分的歌曲作者都不会唱也没听过,但是因为现场氛围太好,也忍不住站起来跟着哼唱,忘记是唱那一首歌的时候了,校长在舞台上唱,下面的观众齐整的打节奏,声音来源同样是充满荷尔蒙的男生。

当唱到《爱在深秋》《朋友》《把你藏在歌里面》等经典歌曲的时候,作者终于也可以发声了,但是一开口声音就被淹没了。作者现在都还记得最后一场大合唱《讲不出再见》,校长已经从升降台上退场了,但音乐还在,现场观众依旧在唱,一帮不认识的男生肩并肩抱团发声,欢送校长,不舍离去,当时的画面让我这个似乎一直被隔离在外的观众看得眼睛湿润了。

所以说,票价便宜或者上座率不高,不代表歌手过气。代沟、媒体风向等都会造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假象”。只是他们不再屑于争夺名利的东西,也就不会再宣传上多做什么功夫,只是因为他们的粉丝已经不再年轻,长期奔波在油盐酱醋的家庭生活,渐渐被社会磨平了棱角,暂时忘记了当初火热的小心脏,“追星”这件事也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那颗年轻滚烫的心依旧会再次被点燃!

不知道几十年后,我们再去听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李荣浩等我们这一代偶像的演唱会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境,我想,那时候再谈论“情怀”就不会觉得刻意也不是矫情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4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