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爱乐之城之后,这部年度惊喜再次上演心

发布时间:2023/3/8 16:21:34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3.html

本文作者:李啸天

年,是电影的小年。给人留下的惊喜不多。

如果有,《无依之地》无疑是最 的惊喜。不过,本片毕竟有两届奥斯卡影后“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保驾护航,不算是无名之辈。说到底,作为“无名演员,无知名编导,无知名制作人”的“三无产品”《金属之声》才是 的惊喜。

《金属之声》的编导是达里尔斯·马德尔(DariusMarder),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之前,他作为编剧写作过《松林外》,倒是反响相当不错,通过一个精彩的故事,让瑞恩·高斯林、布莱德利·库珀两位大帅哥演绎起来,极为顺手,双双奉献出了精湛的演技。

《金属之声》的演员,没有一位是大牌,全是多年的小配角,男主里兹·阿迈德是巴基斯坦裔英国人,他之前最出名的作品是在《*液》里饰演了大反派雷德克博士。其他作品,也是以饰演配角为主。女主奥利维亚·库克倒是主演过《头号玩家》,可惜没能大火,依旧寂寂无名。其他演员里就只有戏份不多的马修·阿马立克还算有点脸熟,其他人就都是素人演员了。

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最终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上一举拿到6项提名,与大热的《无依之地》《米纳里》等片并列为第2名。最终无论获奖如何,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了。

《金属之声》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撇开了当下最火热的平权运动,只去讲述了一个有关“爱与失去”的故事,返璞归真,一个很小点,就电影讲电影,很纯粹,没有宏大叙事,绝不装逼。

近些年里,伴随着奥巴马的上台,自由主义的平权运动达到了一个高潮,然后又在川普的保守民粹主义的强行反制下,进一步推向高峰。

反映到影视创作上,有关平权主题的影片,层出不穷,甚至到了审美疲劳的地步。年是电影小年,但平权主题的影片依旧牢牢地占据了各大颁奖季里的提名名单之上。

像《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迈阿密的一夜》《犹大与黑弥撒》更是集中展现的是年代的黑人平权运动,这几个影片里的故事甚至可以相互串联,形成一个平权宇宙。《蓝调天后》是更早之前年代里的黑人社会权力被压制的主题。《嗜血五人组》讲的则是越战后黑人生活遭遇的问题,依旧是平权主题。这几部片一路看下来,真的很疲累。

还有《米纳里》《波拉特2》《毛里塔尼亚人》,讲的是美国的其他肤色的少数裔在美国白人至上的社会里艰难融入的故事,(《米纳里》是韩裔,《波拉特2》是哈萨克裔),依旧是平权运动的一部分。《毛里塔尼亚人》有一个反恐的外壳,但视角是典型的白左观,以白人至上主义俯视一个来自毛里塔尼亚的人的故事,尽管不是平权但又离不开平权。

而《无依之地》《女人的碎片》《前程似锦的女孩》《乡下人的悲歌》《美国诉比莉哈乐黛》这些大女主影片,光看名字就能猜出多多少少都带有女权性质的影片。

捋一遍这些作品之后,才会发现《金属之声》这种纯粹的故事,有多么难得。

《金属之声》不涉及平权,尽管男主演里兹·阿迈德带有典型的阿拉伯血统,他的父母都是南亚巴基斯坦人,后来移民英国。这部影片的切口很小,就是一部讲从失去到进一步失去的故事,从失去了听觉,到失去了爱情,令人心碎。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音乐传记性质的影片,所以一直没怎么看。谁要这片的海报看起来是另外一部《爆裂鼓手》呢。真是的被上述一大堆传记性、平权性质的影片看到心累。

《金属之声》实际上是一部类似《爱乐之城》一样的影片,甚至在感情的刻画上更加精细,更让人沉浸,也更人人心碎。

故事一点都不复杂,甚至简单到都不能成为一部影片。但导演达里尔斯·马德尔的确太厉害了,在细碎的表达中,将感情在不知不觉中传达了出来。

在《金属之声》里,导演达里尔斯·马德尔不时通过细微的动作将主角的心路历程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在演员的调教上,也极其惊人,让一直作为配角的里兹·阿迈德一跃成为颁奖礼呼声很高的 男主之一。而且,也让没怎么拍过戏的保罗·拉西成为了 男配角的热门人选。

这个故事是说,一个重金属乐队,由架子鼓乐手鲁本、主唱露及他们的朋友组成。鲁本与露是男女朋友,他们打算做一次巡回演出,好出一张唱片来表达自我。

重金属音乐,在各国的乐坛上,都属于非主流,作为文化强国的美国也不例外。鲁本与露的资金并不宽裕,他们的巡回演出只能生活在一辆改造后的房车里。

喜欢摇滚,尤其是喜欢重金属摇滚乐的人,大多思想都很前卫,也很叛逆。从鲁本刻在胸口的“Pleasekillme”就能看出他的心境了。还有露,她伤痕累累的胳膊,也形象地展示出她叛逆的生活与思想。

其实,露的家里还是蛮有钱的,她的爸爸是一位对艺术很有修养的社会上游人士。但露为了追求自我,与父亲的关系很糟。宁愿没有什么钱,也要追求自我。

尽管没有钱,好在鲁本与露之间拥有爱情,能够时刻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挺好。

但厄运的降临彻底改变了这一对情侣。

鲁本失聪了。

作为一位重金属摇滚乐的架子鼓乐手,居然失去了听觉,这该有多么的糟糕。

有一个手术,可以植入一个人工耳蜗,来改善鲁本彻底失聪的情况。不过,手术费需要2.6万没有,他们拿不出。

失去听觉的鲁本,情绪也很糟,压根无法正常地生活。

不得已,鲁本与露来到了保罗·拉西开办的一个郊外俱乐部里,打算让鲁本留在那里,去学习手语并适应失去听觉的生活。

没有办法,鲁本只好留了下来。露则独自去闯荡。

一番努力之后,鲁本总算是克服了自己的暴躁,学会了手语,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让这里的人喜欢上了自己。

可是,鲁本通过电脑发现露在外面生活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决定要回到她的身边。

鲁本卖掉了留在俱乐部外的房车,去做耳蜗植入手术。

手术成功了,但保罗·拉西不再收留鲁本,将他赶了出去。

保罗·拉西的理念,是留在这里的人,是一个整体,所有人之间都要相互信任,不可以与外界社会发生深度联系。但是鲁本不安于现状的情况,是不能被接受的,很可能会将他的情绪传染给其他成员,所以必须要走。

带上了人工耳蜗的鲁本,听这个世界的声音怪怪的。毕竟,人工耳蜗不是原生的,它并没有改变鲁本耳朵病变的情况,只是一个替代。鲁本通过人工耳蜗听到的声音类似从收音机里发出的声音,带有金属噪声,不太自然,只能勉强着去接受。

鲁本带着人工耳蜗去寻找了露。

在离开了鲁本之后,露并没有继续寻找自己的音乐之路,毕竟没有依靠与相互扶持的生活太艰难了。她一个女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只能选择回归,回到父亲身边。

鲁本找到了露的家,她的父亲(马修·阿马立克饰)接待了他,并邀请他参加当天晚上要举行的晚宴。这天正好是父亲的生日。

露及时赶了回来。从象形上看,她减去了自己的长发,褪去了前卫的外观,变化很大了。

父亲邀请露为大家演唱一曲去世的母亲创作的一首歌,露用法语进行了演唱。

所有的细节,都展示出露已经从叛逆的少女回归成了一个乖乖女。

她收敛了自己的装扮,用曾经学会的法语演唱温柔的歌曲,一切都变得温文雅尔,很淑女。与父亲的关系上,也彻底改变了。曾经的背叛与不接纳变成了和睦相处。

鲁本与露再一次拥在了一起,当鲁本再次提起两个的计划,继续巡回演出,继续出唱片的时候,露不自觉地摸了摸胳膊上的伤痕。

鲁本瞬间明白了,露回不去了,他们之间也回不去了。

尽管鲁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回归,都是为了回到露的身边,为了爱情。

但是,当他尽了所有的努力,克服了所有的困境,好不容易回到爱情的身边,却发现爱情已经变了。

其实,鲁本也在努力改变自己。他剃掉了自己一头*毛,露出了本来黑黑的颜色。

但是,这又怎么样?他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

清晨,鲁本悄悄从露的身边坐起,收拾自己的行囊,从露的家里走出,走在街上,然后坐在街边的椅子上,看着孩子在嬉戏,听到教堂的钟声传来。他摘下了耳麦,让喧闹的世界再一次安静下来。就那么平静地坐着,坐着,坐着。

字幕,这个时候拉了出来。但观影的心,却不能平静。

平时,都看到出字幕就关掉电脑,不再看下去。这一次,却静静地坐着,听着片尾音乐,一直静静地坐着。就像此时的自己,变成了那个已经不再看到的鲁本,好像他依旧坐在那里,安然不动,就那么静静的。

很小巧,很精致的一部影片。

没有微言大义,没有起伏跌宕,没有刻意煽情,甚至都不太成故事,就是靠对细节的把控,靠微妙的表达,靠精湛的演技,将整部影片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色彩,最终使本片成为了颁奖礼里最特殊的一个。

尤其是里兹·阿迈德,演的实在太好了。他不是演,而且彻底化身为了角色,甚至他那双显得有些突兀的大眼睛,也因角色的传神而变得极其精到,闪烁之间,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不知不觉之中传达了出来。

要说影片的缺点,就是失聪前、失聪中、手术后三段之间显得有些割裂,而且在俱乐部的那一段就整部影片的主题来说显得有些长了,太像纪录片,将男主整个状态展现了出来,其实没有太大必要。

在讨巧程度上,也不似《爱乐之城》那般,后者以好莱坞名利场为舞台,将奋斗中的两个人之间的分和交错演绎的非常唯美,歌舞也为影片增色不少。《金属之声》讲的则是一对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情侣的故事,尽管也设计音乐,但重金属摇滚本身就是非主流,两个人为音乐挣扎的梦想也因为男主的失聪彻底落败。

女主的回归传统社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不是她负心,不是她移情别恋了,不是她不爱他了。只是生活,让她不再是原来的她了。

他还是他,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孑然一身,分无分文的鲁本 坐在街头,他该何去何从?

影片中没有给出答案。

原本,女主露过上了崭新的生活,男主鲁本也是的,他在俱乐部里也获得了新生,可是他不安于此,依旧想要去追寻,但是现实比人强。

一个改变,就什么都变了,谁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狗日的生活。

《金属之声》是一部精致的电影小品,需要沉浸时观影,去留意那些不经意的细节,方能体会到个中的品味。

至于颁奖季,目前为止,《蓝调天后》里的查德维克·博斯曼一路领跑,已经收获了多个影帝,躺在坟墓里的瓦坎达国王“黑豹”可谓拿奖拿到手软。

但实际上,查德维克·博斯曼的奖多少有些同情分在里面。《蓝调天后》里博斯曼的表现是挺不错的,但并没有呈现碾压式的优势。不像其他“狗爹”加里·奥德曼、“本弟”卡西·阿弗莱克那样,对其他选手形成无可比拟的优势。起码,与里兹·阿迈德比起来,博斯曼就丝毫展现不出优势,甚至还有所不如。

但《蓝调天后》是大制作,更具优势,《金属之声》才是黑马,是冲击者。 ,在奥斯卡上,概率也是博斯曼获得哀荣。这对于里兹·阿迈德来说,有些不太公平,但好歹通过本片他彻底证明了自己,以后戏路当会更宽阔一些。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8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