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发展 >> 编导演三位一体田晓威在世界舞台上观照一生
为了筹备话剧《威廉与我》,导演、编剧兼青年演员田晓威耗费长达一年的时间进行剧本创作和材料收集,他没有选择重新编排莎士比亚的某个经典剧作,或是多个戏剧片段的拼接浓缩,而是将视线聚焦在舞台背后这位大戏剧家的生平故事,看似简单,然而创作起来却更为艰难。
谈到为何选择这一题材,田晓威曾在采访中表示,在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中,无论是疫情带来的冲击和迷茫,还是如何面对利益的诱惑,这些多是当下的中国戏剧创作者也在同样面对的难题。
莎士比亚,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停留在历史中或纸面上的人物,但在当时看来,这意味着一个又一个的痛苦、彷徨、挣扎当中的不眠之夜。时至今日,作为不同国度、不同年代的人再看莎士比亚,我们的感受和情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正是田晓威创作话剧《威廉与我》的初衷。
剧中依照时间顺序,从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复盘了莎翁的传奇一生。少年威尔决定离开家乡去伦敦闯荡,刚到大城市的他还处于创业阶段;到了中年至中年,他逐渐有了名声,赚了钱,盖了剧院;老年的威尔和大多数人都一样,他已经跟不上那个时代,虽然曾经辉煌过,但也无法避免将被流行的东西所抛弃,最终威尔选择告老还乡,直到去世。
虽然名为「威廉与我」,剧中也一直在叙说威廉的故事,但其实这里面的「我」却和当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田晓威认为剧中所表现的威尔的四个人生阶段,从力量和强度上来说都同等重要,因为这也是我们人生中都要经历的,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对人生告一断落的总结。
从量来说,青年至中年、也就是威尔在成名之后是占比 的,就像叙事的大梁。但田晓威认为,给人带来能量最强的却是威尔的老年阶段:「这股力量从一开始就在逐渐积蓄,和其他三个阶段相比,它不是最长的,但也不是最短的,却是力量最强的。一个人走完了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 的人生将面临什么样的痛苦和选择,最终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威尔又身为剧作家,我们可以观察到他 对戏剧、对人生的感悟。」
四个人生阶段,三十多名角色,这样一个宏大故事的叙述,却仅由四位演员来完成,在旁人看来,这对于创作和表演都是不小的挑战。田晓威作为本剧的导演、编剧兼主演,选择这个表现方式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革新,或是迎接未知的挑战。
多年在戏剧舞台上的工作经验,让田晓威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最适合这部剧的表达方式,在他眼中,有些叙事方式为戏剧独有,它们有一种写意或是灵活的美感,而这种叙事是影视作品所不具备的。年复一年的文字和表演工作中,不管是影视还是话剧,田晓威仍在寻找一种更有趣、更生动、更容易让人理解的表达方式。
然而,这部包含三十多个角色的戏里,平均每个演员要扮演13到16个角色,每个角色的外国名字又不像中文名一样好记,怎样才能让观众及时上剧情的步调、又能对每个角色和故事都留下鲜明印象呢?
对于演员来说,塑造角色需要方方面面的规则,道具和服装是进入角色的规则之一,而区别每个角色并不是演员们面临的 困难,四个演员分别扮演四个阶段的莎士比亚,如何告诉观众自己就是这个阶段的莎士比亚,才是最棘手的问题。在排练过程中,四位演员 想出一个办法:让莎士比亚那件标志性的衣服来向观众传递信息。
「当然这件衣服没有那么死板,不是说四个人穿上一模一样的服装,它是在视觉上看上去属于莎士比亚。按照年龄划分,少年时候,它是个小马甲和学徒帽子;到了青年,它变成了不那么体面的马甲;等到中壮年时期风生水起了,它又是一件讲究的外套;老年之后,再换上一件柔软的长袍,看起来就是老人会穿的衣物。」田晓威如此介绍莎士比亚的装扮。
从颜色到纹理都给人特殊的印象,这件「衣服」让观众在 视觉就能轻易辨认出谁是莎士比亚。此外,舞台空间上还会有一块属于莎士比亚的书桌,演员穿着特殊的衣服走进这个小天地,也能让观众快速「入戏」。
创作初期,田晓威查阅了大量史实,除了对莎士比亚的生平做到信手拈来,看到这位戏剧大前辈写下的作品,仍会在心中泛起层层波澜,并将它们运用在话剧《威廉与我》当中,这些处理方式也被不少观众夸赞金句频出。在田晓威看来,莎士比亚其实是一个对过往研究得很透、对人性吃得很透的人。
谈及莎士比亚最让人触动的台词,田晓威如数家珍:「还是我最喜欢的那段话:我们这些吵吵嚷嚷的男男女女,其实都只是演员而已,我们每个人都会登台,但总会有谢幕的时刻,然后终其一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扮演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吗?」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曾经写下一句经典台词:整个世界就是一座舞台。如今,莎翁波澜壮阔的一生得以在舞台上呈现,让观众与遥远的戏剧文豪隔空对谈。话剧《威廉与我》,这不仅是威廉的故事,更是茫茫人海中属于你我的故事。
剧照摄影王霁
第六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
芙丝饮用天然矿泉水倾情呈献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
北京东城原创剧目·世纪华鹏口碑力作
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第二期孵化作品
演出信息
年4月14日-17日、19日-22日19:30
年4月23日14:30
演出地点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演出票价
VIP////元
扫码购票
导演:田晓威
编剧:田晓威、朱珠
出品人:方木、朱珠、李彦达、朱梦瑶
总制作人:汪鹏飞制作人:曲晶
主演:李梅、张懿曼、杨柳、田晓威
舞美设计/平面设计:徐愔
灯光设计:高捷服装设计:李予多
原创音乐:I.M.P工作室林钧晖陈玉彬(中国香港)
海报绘图:李健造型设计:林雅婕
副导演:王泓桥导演助理:程睿之
文案策划:赵晓萌技术统筹:宋海*
舞台监督:*鸿远查理制作助理:王帅
形体指导:冯时音效制作:张吉鑫木偶指导:康健
巡演版灯光执行设计:刘会*行*统筹:谭昊
宣传推广:观艺之邦
巡演总代理: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出品方:世纪华鹏、小莎翁戏剧艺术空间在田文化传媒工作室
制作方:世纪华鹏
支持单位: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