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一鹤春晚直播就是要让观众身临其境

发布时间:2022/9/12 19:00:50   

*一鹤和李谷一合影。图/视觉中国

王景愚、马季、姜昆任主持人。

年春晚现场设点播台。

数据说明:纵轴左侧是*一鹤任总导演的五届春晚中,语言类节目的占比,可以看到他奠定了语言类节目在春晚中的地位。但是*一鹤是勇于探索的,年在工体举行的春晚中只有3个语言类节目。后来证明效果不好,*一鹤在随后又加大了语言类节目的比重。右侧的演员们是*一鹤在春晚中发掘的“春晚常青树”,后面的数字是他们参加春晚的次数。

时间拉回到36年前,年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举办。在那个仅有平米的演播室里,*一鹤开创了晚会实况直播、热线电话互动等全新形式,并首次设立了节目主持人。他带领王景愚、马季、李谷一、姜昆等艺术家,从歌舞、相声、魔术等多个品类,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除夕大餐。从此之后,央视春晚便如同大年三十放鞭炮、吃饺子一样,成为中国家庭不可或缺的过年习俗。

*一鹤曾执导过五届春晚,姜昆、李谷一、陈佩斯、朱时茂、冯巩、赵本山等“春晚常青树”均在此期间得到过他的举荐,《乡恋》《我的中国心》《吃面条》等曾备受争议的春晚节目,也都是在*一鹤的果敢之下,成为了时代经典。李谷一曾评价,“他就是一心一意为他心中的老百姓服务。”*一鹤生前曾回忆,每次想起春晚,就像刚分手的老朋友一样,“30年了,不知道过得好不好。”如今斯人已逝,*一鹤创造的春晚经典却永远留存在观众的记忆当中。

采写/新京报记者张赫杨畅刘玮

春晚开拓者首创直播、主持人、点播节目

央视在除夕举办晚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年。然而由于条件落后、电视机及卫星转播不普及,大多只是排练几个独唱、舞蹈节目,从未在社会引起太大轰动。直到年,*一鹤接到任务筹备年春节晚会,他决定做一次“质的飞跃”。他集中了马季、王景愚、姜昆等艺术家组成策划编创组,提议实况直播、开辟电话点播,并起用节目主持人。*一鹤的提议曾招来了不少反对的声音。姜昆也对此存疑,然而*一鹤只回答了一句,“足球赛如果不直播,你看录播有意思吗?我要让中国所有观众跟我们一起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于是,*一鹤在平米的演播室里摆放了五台摄像机,没有绚丽的舞台背景和先进的灯光,工作人员加起来不到60人。但茶座式的观众区、主持人与观众的亲密互动、直播的既视感,都让春晚有了浓浓的年味儿。

不仅如此,*一鹤还首创了“主持人”这一概念。在此之前,国内只有“报幕员”,按照流程通报节目名称;但为了春晚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交流,把节目通过更有意思的方式串联起来,*一鹤便尝试找一些懂幽默,又能活跃气氛的人搭配在一起主持,产生一些新的趣味点。马季、姜昆等相声演员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中,但只有两个男的不好搭配,于是人气颇高的刘晓庆入选;又怕相声演员嘴太贫,曾演过不少内涵喜剧的王景愚得到了上春晚的机会。

“观众想看什么就播什么”是*一鹤办春晚的初心。年春晚的“热线电话”便开创了与观众互动的先河。当年*一鹤在演播室放了4部电话,观众可以打电话实时点播节目,还能参与有奖猜谜。这在当年“电视台是上帝”,观众提意见都成问题的时代,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创举。

而当年最红的李谷一,一晚上被观众“点唱”了9首歌曲,其中甚至包括被封为“靡靡之音”的《乡恋》。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依旧思想僵化,这类表达个人情感的歌曲很难登上“大雅之堂”。然而*一鹤却坚持用热线电话证明“观众的选择”。他曾回忆,年春晚 通电话拨进来,点播的就是《乡恋》。但领导始终不同意演唱这首歌曲。随着点播的电话越来越多,直到*一鹤把第五通观众热线提议给领导,领导终于一跺脚说“*一鹤,播!”后来这首歌成为了当年最火的流行歌曲。春晚结束后,大量观众来信,赞扬央视是“人民自己的电视台”。

“当时我们就是希望观众可以改变晚会的播出程序,观众可以指挥电视台,节目播出应该是个流动的状态,导演组要根据观众的要求播出节目,观众想看什么我们就播出什么。”*一鹤曾说。

新京报记者 采访李谷一,在她心目中,“*一鹤导演既敢想、敢说,又敢干、实干,他不仅是个改革派,也是位大智慧家。”年,央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正式举办前夕,李谷一在节目组后台首次见到了*一鹤,“当时他风风火火跑来跑去的,时间特别紧张,我也没来得及跟他讲话。”李谷一记得, 届春晚其实没怎么彩排,直播过程中节目也有些衔接不起来,但*一鹤创新使用了和场外观众电话互动点歌的形式,让李谷一在舞台上一连演唱了包括《乡恋》在内的9首歌曲。“*导思想特别活跃,敢于尝试,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群众需求服务。从《乡恋》开始,我们的文艺发展也打开了一扇门。大家总是说李谷一很红,但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他分不开的。”李谷一的《难忘今宵》更是春晚的必备。她说,这首《难忘今宵》的诞生也与*一鹤有着直接的关系,“年,*导考虑要为晚会写一首体现家国情怀的结束曲,希望能让所有炎*子孙一起庆祝新年,他就请了 词作家乔羽和 曲作家王酩联手创作了这样一首歌。三十多年过去了,*导的远见流传了下来。”

李谷一说,这些年她与*一鹤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有一年,我的从艺五十周年演唱会请他来看,他还很高兴。但是我 一次见到他,是在央视的一档栏目上,当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如今听闻*一鹤逝世的消息后,李谷一表示很难过,“我永远铭记他的相知之恩,希望老哥一路走好。”

胆魄和坚持

差点因邀请张明敏被开除

年春晚获得不俗反响后,*一鹤完全可以按同样的模式继续搞年春晚,然而为了满足观众对晚会骤然增长的期望,*一鹤决定冒着风险再次创新。年中国即将迎接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签署,*一鹤大胆萌生了邀请港台同胞的想法。当时他曾在公交车上偶然听到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歌词有*河、长江,于是他便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邀请张明敏参加春晚。同时,*一鹤也邀请港台艺人和*、马季、姜昆等人共同担任主持。

虽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一鹤先对张明敏等人进行了“调研”,但仍有一些领导不同意如此“激进”的做法:“春节晚会是现场直播,可不是录像,万一他要说出一句不得体的话谁负责?”甚至某领导曾打来电话,称如果*一鹤再坚持己见,就把他撤掉。*一鹤当即挂断。但正是这样的胆魄和坚持,最终造就了经典春晚节目《我的中国心》。

*一鹤的“叛逆”不仅如此。年,哑剧小品《吃鸡》大获成功,*一鹤便联想到在年春晚再推出一个语言类节目。当年国内还没有对白小品,于是*一鹤看中了凭借《二子开店》《夕照街》等电影名声大噪的陈佩斯,和因《牧马人》而红遍全国的朱时茂,并亲自邀请二人从零开始创作小品《吃面条》。然而《吃面条》排练时,很多人竟然都笑得趴到地上,这又一度让*一鹤忐忑,“在那个年代,没有意义的笑是不允许的。”上,还是不上,在除夕前一夜仍未有定论。但*一鹤仍抵住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鼓励彼时失落不已的朱时茂、陈佩斯:“这个节目没有人说可以上,但是也没有任何人说不能上。我是晚会的导演,我就可以做决定了:上!出了问题我负责。但你俩记住一条:表演时一定要按照审查的本子来,不要添枝加叶捅娄子。”

《吃面条》播出后,也曾有人质疑那是无意义的笑,*一鹤却反唇相讥:“谁说没有社会意义?小品 一句话画龙点睛:‘你就别考演员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你觉得做演员容易,可是连吃一碗面都吃不像,就是讽刺那些好高骛远的人。”

专访刘晓庆

昨天,刘晓庆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回忆起当年*一鹤是如何说服她上春晚主持的,“*一鹤导演来请我的时候也没有怎么说服我,只是我自己斗争了好久,因为当时我是拍电影的,电视机在中国观众家里很少,一个联欢会,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因为我一个月工资只有50块钱,买一张车票很难。好不容易一年攒下的钱,要坐车回去和家人团聚。所以呢,这个机会是非常可贵的。但是春节联欢会的规定就是要现场直播,就是说的是一个联欢会,也没觉得是多大的一个事儿。当时没有什么功利主义,主要是大家一起热闹就行,所以我也没有提什么要求,直播上就直接向四川人民问了好。然后从春节联欢会的舞台上就直接去了火车站,然后就赶回成都和父母团聚。”

刘晓庆说,当时是联欢会,没想到一下变成了 届春晚,变成了世界上 的晚会。当时看不到外国的电影,更加看不到外国的综艺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一鹤导演完完全全(当然大家也有一份砖瓦的贡献)创造了这种形式的春节联欢会,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听到*一鹤导演去世,“我非常地、非常非常地难过,因为他就是经典。”

互联网时代更要记住他的春晚创举

*一鹤是春节联欢晚会这一节目类型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电视文艺迎来春天的前行者之一,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成就,缅怀这位对中国电视文化行业贡献颇多的老人。

*一鹤是春节联欢晚会这一节目类型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电视文艺迎来春天的前行者。

电视晚会,是中国向电视文化贡献的独特文艺类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1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