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交汇点讯舞台正中央,时而大雨倾注而下,时而雪花纷纷扬扬,时而火焰熊熊燃烧,两座高达7.5米的全机械转台如高墙般屹立……6月17日,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戏剧节”头部引进剧目舞台剧《觉醒年代》举办舞台导览活动,提升艺术节期间观众的演出体验,拉近舞台和观众距离,50名观众走上舞台,沉浸式体验了剧中演出场景。墙面转动,可旋转、可攀爬也能根据演员的表演转化成为不同空间,影像交叠,提灯、火苗等元素的运用,与灯光相辅相成,在黑暗中显得尤其明亮,一束束光直达内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台监督罗霁忺介绍,舞台设置充分考虑了用现代科技还原、再现历史画面,在他的引导下,观众们顺着梯子攀爬到了转台二、三层,感受了一次“演员视角”。随着机械的控制,两面墙体开始旋转,背景从一条小缝慢慢变宽变大。“上海的雨”和“北京的雪”是舞台上最诗意的设计之一。“水从上方直接落进舞台前部的槽中,通过控制大小,形成了不同效果的‘雨’。雪花采用特殊材质的泡沫制成,和纸片相比更具真实性。”罗霁忺介绍,剧场不能出现真实的火焰,为了让《觉醒年代》舞台的火焰真实呈现,以水雾机和灯光模拟成了熊熊燃烧的效果。“打开舞台上‘火焰’开关,观众把手放在火焰上方,用手轻轻一拨仿佛能抓到烟雾。”书信、煤油灯、手电筒……舞台侧后方,平时不轻易展示的道具组也呈现在观众眼前。为了防止损耗,很多道具都准备了很多一模一样的。“我看到现场很多小道具都很有意思,道具制作的细节很用心,像是煤油灯、手电筒、饺子之类,饺子应该是黏土做的,摸上去软软的,想捏。”观众章芊芊说。导览结束后,观众显得意犹未尽。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王千骅表示,通过这次舞台探秘,对于即将看到的正式演出更加期待。她说:“作为一名电影学专业的学生,这次很高兴能看到舞台的幕后,对于了解电影和戏剧的内核都更有帮助。”记者了解到,年5月至8月,南京文化艺术节五大板块精彩纷呈。其中以10部南京国有院团原创精品剧目、8部引进剧目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文艺精品展演”板块,在南京各大剧场进行集中展演。魔术儿童剧《我是哪吒》走进南京人民大会堂,与观众共同开启了一段奇幻冒险;京剧《梅园往事》将红色文化带进校园,让南京理工大学学子近距离感受伟人故事;情景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紫麓·雨花梦想剧场,传唱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话剧《钟鼓楼》将老北京的故事搬进剧场,带给观众笑泪交织的人生体验;话剧《惊梦》金陵一梦引爆全场,曲终时人却流连其中久久不散场。对于这些演出剧目,在南京文化艺术节文艺评论平台上,也有很多剧迷写下评论,传达自己的心声。除了已经演出的剧目,越剧《红楼梦》《上邻下舍》、话剧《心房间》《小西湖》、南京民族乐团“梦系红楼”主题音乐会、民族交响乐《国之当康》等南京国有院团原创精品剧目也将陆续和观众见面,其中不少都是剧迷熟悉的经典佳作。引进剧目以“南京戏剧节”的优秀主题剧目为主,包括舞台剧《觉醒年代》、民族舞剧《孔子》等引进剧目会进行展演,还将举办线下见面会和梅花戏剧角等系列活动。南京文化艺术节期间,丰富的剧目演出和精彩的特色主题活动将让更多的南京人实现在“家门口”打卡看剧,走进剧场、亲近戏剧,真正做到让文艺赋能城市,文艺融入生活。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