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优势 >> 第01篇人工智能scratch编程1级
本系列教程主要针对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官方指定的一级教程——《人工智能scratch编程1级》,进行压缩梳理,形成核心知识点,作为校外机构或学校的短期培训授课计划进行实施。
教材以日常生活的情景展开——
01人物设定
晖晖和晴晴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也是本书的主人公。其父母均为科研人员、博士学位,爸爸开阳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妈妈玉衡是物理学家;工作中,爸爸和妈妈各有一个性格迥异的人工智能助手,分别叫星河和清影,都是聪明的爸爸研发设计的,也是按照爸爸、妈妈各自的形象设定。
小朋友(男)——晖晖小朋友(女)——晴晴爸爸(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开阳妈妈(物理学家)——玉衡爸爸虚拟形象(工作助手)——星河妈妈虚拟形象(工作助手)——清影幸福的一家四口,外加两个形似父母的虚拟人物。
02核心要点
第1课:Scratch作为青少年“拖拽式”图形化编程语言,其版本的发展历史;软件平台的下载与安装;同时稍微科普了一些关于程序的概念、热门编程语言的介绍。
第2课:软件平台的界面介绍,及其一些基本的常规操作。
第3课:重点讲解角色和造型的关系,以及角色、背景的几种不同的添加方式。
第4课:以“环保机器人”为主题自创角色,学习工具箱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技巧。
第5课:梳理“代码”选项卡中的九大类功能,重点学习运动类积木块的使用,以及角色的相关参数设置,特别是角色对应舞台方向的设定。
第6课:以绘制“时针”为主题,制作角色,强化运动类、控制类相关积木块的使用。学习理解时分秒三者的换算关系及每次旋转角度。
第7课:平面坐标系的建立。通过机器人行走规定路线,深入学习各个方向坐标点的位置关系。
第8课:学习项目的常规操作,保存、打开、新建、另存为、复制、粘贴等快捷键的使用。Scratch3.0的文件后缀名为*.sb3。
第9课:学习外观类积木块的事宜,增加角色的造型,通过切换造型制作画面动态效果,以及视觉残留原理。
第10课:继续学习外观类的对话、角色特效功能;通过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片,强化学习这些模块的使用。
第11课:学习声音类积木块,学习自行录制声音,祝福家人生日快乐的魔幻贺卡。
第12课:学会添加扩展模块,引入音乐类积木块,学习演奏乐曲。
第13课:了解并行脚本设计思路,制作和弦《铃儿响叮当》。
第14课:讲解事件类积木块,键盘、背景事件等;通过方向键控制角色移动。
第15课:综合案例《龟兔赛跑》,学习场景设计。
第16课:通过现实生活中人行道自控红绿灯的设计,掌握顺序、循环、分支三大脚本结构。
第17课:学习侦测类模块中的颜色识别积木,制作《走出迷宫》小游戏。
第18课:学习侦测类模块中的键盘识别积木、随机功能等,制作《捡金币》小游戏。
第19课:学习侦测类模块中“碰到鼠标指针”积木等,改变角色造型或运动方向。
第20课:学习运算类模块中的加减乘除等常规表达式的应用,制作简易计算器。
第21课:学习运算类模块中的随机数及其他常规函数模块,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22课:学习运算类模块中的关系积木块,制作*事类小游戏《狙击手》。
第23课:学习什么是注释?如果写注释?为什么写注释?注释的分类等等。
第24课:学习侦测类中的计时器,计算小球从一定高度下落的时间。
第25课:综合案例《过马路》,学习项目构思步骤,角色及游戏创建的规划设计等。
第26课:模拟地图与实景比例,实现自动测算真实距离的功能。
第27课:实践应用:数学知识之顺、逆水行船演示器。
第28课:实践应用:数学知识之相遇问题演示器。
同时,每课之后还附有一些扩展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比如:ASCII码、RGB模式、饱和度、VGA、通用串行总线等知识。
03小结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28课时,包含大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以生活虚拟场景引入,逐层深入的展开剖析讲解。专栏作者通过合并同类项,压缩为12个课时,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情况微调10到14个授课学时。
#少儿编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为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探索全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