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对话丨忘掉孟庆旸,只此青绿

发布时间:2023/3/26 16:00:48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我与“青绿”是从远到近再到相邻、到逐渐融合,一路下来,其实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但“青绿”用她那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我,我也相信在某一个平行空间里,自己与“青绿”是相融的。

全文字,阅读约需9分钟

新京报 记者刘臻首席编辑吴冬妮校对李立*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在年央视壬寅虎年春晚上,以北宋天才画家希孟(注:王希孟是清代以后出现的称呼)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女裙”,仅用了短短六分钟,便以其古韵雅致的中式美学钟灵毓秀、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打动了亿万电视机前观众的心。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央视虎年春晚舞台。

以领舞孟庆旸为首的十七名中国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发髻高耸、身披青绿长裙,纤柔而高雅,将东方女性的古朴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虎年春晚所选用的片段“青绿女裙”,源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年推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该剧自年8月首演以来,已在全国18个城市巡演51场,并计划于年3月开启全国第二轮场巡演。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曾创作出《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多部经典舞剧,被誉为舞坛“双子星”的周莉亚、韩真共同担任编导。据介绍,两位编导在此次春晚的选段中,特别设计了“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一系列唯美的造型动作。当身着一身渐变青绿衣的舞者起舞之时,也让《千里江山图》画中重峦叠嶂的景致,灵动起来。

作为领舞,中国东方歌舞团首席舞者、青年舞蹈演员孟庆旸,曾于年、年先后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在这段“青绿”的演绎中,其以沉稳的古典气质与出众的舞蹈功底“圈粉”无数。新京报记者在央视春晚播出后 对话孟庆旸,揭秘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创作背后的故事。

━━━━━

遇见“青绿”

——在这个年纪,仿佛一切刚刚好

新京报:一年前初次遇到《只此青绿》,它与你之前创作过的舞蹈作品有何不同?

孟庆旸:它以北宋《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接到这部作品后,大家做的 件事便是了解整个剧的内容,给我的 感觉是——挺难的。我饰演的“青绿”属于大写意的角色,跟我以往塑造的写实角色区别还是很大的。

▲孟庆旸在《只此青绿》中出演青绿。图片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官微

新京报:经过这一年的创排与演出,你个人在这部作品里的变化体现在哪些层面?

孟庆旸:无论从心境、感知、学识,都得到了一些升华。在自己即将年满30岁的时候,遇见“青绿”,让我觉得之前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在为她而铺垫。在这个年纪遇见“青绿”,也仿佛一切都刚刚好。让我突然就懂得了《只此青绿》这部作品所承载的对于厚重历史文化的呈现和表达。

新京报:当一幅静态的画作与舞动相遇时,舞者如何在这种动静之间找到表演情绪上的连接与表达?

孟庆旸:《只此青绿》这部剧的开篇,很多地方都是静的。在这部剧中既有现代的展卷,也有与北宋的希孟进行时空穿越的设定。剧中“青绿”移动,影响着整个时空的变化,所以“青绿”在整部剧中是属于静态的,只有春晚这一段“青绿女裙”,展现山峰状态的时候,是多样化的。

宋代很讲究“极简之美”,我是从一开始的陈旧、古朴以及沉静,呈现出尘封多年,淬成的那种端庄大气以及“心有丘壑,眼存山河”的状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岁月的沉淀与厚重的历史感。

在呈现“青绿”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起初很吃力,我认为自己与这种意象角色,相差非常远。首先历史上没有任何的文字史料记载,“青绿”是一个物化的角色。两位导演不停地在指引着“青绿”这条线路,我跟着导演的思路去延续着“青绿”在这部剧中的贯穿,也突然明白“青绿”为何总是在与一轮明月对话,她为何尘封多年,却依然有着那份执着,是因为一切都是为了等待那位18岁的少年画家希孟。

▲《只此青绿》剧照。图片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官微

新京报:作品更深层地表达,还是需要观众走进剧场去体会。

孟庆旸:虽然《只此青绿》不是故事性的舞剧,但是整个作品是有延续的,是有情感的,包括“青绿”到 入画的时候,她的服、化、道,整个服装都变得鲜活与明亮起来, 缓缓走入了《千里江山图》,整部作品都是有延续的。

新京报:春晚结束后,你曾说“自己与青绿融合了,离她越来越近。”你对于这个角色所设定的更高水准和追求是什么?

孟庆旸:过去这一年,从排练到巡演51场,再到春晚的落幕,我把自己全给了“青绿”。要放弃很多其他的工作,完全地沉下心来与这个角色融合。作为文艺工作者,只有自己进入了角色,才能把这个角色,向观众表达出来,也会放弃自己的很多其他事情,忘掉现实生活中的孟庆旸。只记得《只此青绿》里的“青绿”。

我与“青绿”是从远到近再到相邻、到逐渐融合,一路下来,其实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但“青绿”用她那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我,我也相信在某一个平行空间里,自己与“青绿”是相融的。所以你要相信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才会赋予你很多微妙的能量。

▲“青绿”始终在用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孟庆旸。图片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官微

━━━━━

热议话题

——会把网友的意见装进“口袋”里

新京报:你以前跟周莉亚、韩真两位编导合作过吗?

孟庆旸:与周莉亚导演合作过年春晚的《茉莉》,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国事活动。

新京报:她们二人在舞剧的创作手法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这次合作过程中,她们对你提出了哪些创作方面的要求?

孟庆旸:首先,在排《只此青绿》之初,我们并没有急于进入排练状态,而是先洗掉演员身上原有的东西。“青绿”这个角色,内心是需要安静的,完全沉浸到意象的画作空间里,所以光“安静”就练了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

另外,这两位导演在我心里已是国内 舞剧导演,因此我能做的就是完全信任导演,跟着导演的这条主线路,让自己的角色变得饱满。

▲过去的一年,孟庆旸因《只此青绿》放慢了生活的节奏。图片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官微

新京报:在《只此青绿》之前,你已经有了很多作品的积累,但你却拿出一年时间创作这一部作品,这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孟庆旸:“青绿”让我觉得,过去一年里,自己整个生活节奏都变慢了。回想20岁刚毕业的时候,会更加积极主动,不断地往自己身上投入作品,以快速的节奏让自己肢体开发得更具可能性,更加积极地去接受很多新的作品。但去年,当我遇见《只此青绿》后,我的整个生活节奏都因此慢了下来,会觉得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沉静下来去做一部好剧。一切我觉得都值得,哪怕放弃很多机会,也要把作品完成好。

作为演员要通过一部好的作品,升华自己的心境与学识,因此能在浮躁社会中完全沉下心来,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是非常值得的。舞蹈演员能够遇见一部好的作品,算是运气。

新京报:这次参加春晚,有没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瞬间?

孟庆旸:有了全国巡演51场作为铺垫,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一次地在进步,每一次在舞台上的呈现以及观众的反馈,演出之后一些平台观众的留言,都让我对“青绿”这个角色的理解与诠释,更加深刻。正是有了这51场不断地演绎与铺垫,才能成就除夕夜的那一次表演。

▲孟庆旸在春晚后台留影。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春晚演出结束后,看到节目有了如此大的反响,什么感觉?

孟庆旸:那一刻的感觉就是,原来这么多人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看到属于我们中国文化自信的那一面,真的会热泪盈眶。再一个,两位导演的实力真的是国内 ,她们出一部作品火一部作品。

新京报:正如你所提到的“文化自信”,如今在各个平台,因为这部作品再次掀起了一波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孟庆旸:能够受到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0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