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优势 >> 浙江出品的歌剧红船,今天要在国家大剧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宇浩
7月2日14点和17点,歌剧《红船》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
歌剧《红船》是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的献礼作品,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府共同出品,浙江演艺集团(浙江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浙江交响乐团、浙江音乐学院、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演出制作,历时近4年、集近人之力打造而成。
在此之前,歌剧《红船》已经在杭州进行了首演。
目前该剧已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 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和“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
《红船》主创团队阵容强大: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一级编剧王勇,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合唱联盟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原总团长、一级作曲家孟卫东, 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定山,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指挥家、钢琴家王燕,分别担任编剧、作曲、总导演和指挥;
国防大学*事文化学院实验艺术剧院舞美队队长、二级舞美设计师周丹林,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兼灯光专业委员会主任、 视觉艺术家胡耀辉,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音响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宋多多, 造型设计师陈同勋,青年导演史记,分别担任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造型设计和副导演。
该剧还集结了青年歌唱家王传亮,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杨小勇、严圣民、郑培钦,浙江音乐学院教师刘涛,浙江歌舞剧院演员唐琳、段永明、薛雷、高宇、罗东鹏等担纲主演,强强联合。
整部歌剧以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为重点,从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的视角聚焦,以点带面,展示中国共产*从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承载着历史选择、民族希望出发,劈波斩浪驶向辉煌的史诗画卷,恢宏再现中国共产*人开天辟地、革命起航的光辉历程,大力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
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代表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 次代表大会。当进行到第六次会议时,因为法租界巡捕房巡捕的闯入,会议被迫中断。
随后,在八月初的一天,第七次会议也是 一次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继续进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正式诞生。从小船到巨轮,从南湖到汪洋,中国共产*承载着希望和梦想,开启了百年峥嵘、壮丽的征程。
歌剧《红船》艺术地还原了五四运动、驱张请愿、营救陈独秀、南陈北李 建*、一大会议等历史名场面,恢弘再现了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澎湃岁月,集体回眸历史纵深处的中国共产*开创者群像。
该剧用歌剧艺术的方式,演绎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开创者托举起恢弘壮丽的建*大业。
在舞台表现上,歌剧《红船》打破了传统叙事构架,以非线性的、碎片式的多维度多场景多段落方式结构戏剧,推拉幕、转台和灯光投影技术的巧妙运用,辅以电影蒙太奇手法,使得近50个场景有机串联。上下起落左右推移间,各个场景在行云流水的转换中立体化、焦点化,不乏大开大合的铺陈,更兼精致细腻的刻画,彰显磅礴大气、辽阔厚重的史诗气韵。
作为重要亮点,音乐以行进式作为主要节奏发展,整体张力十足,既有恢宏气势、凝重沉郁,又有细腻柔婉、地域风情。
强有力的“中国好声音”汇聚于此,独唱、合唱、重唱各有章法,大调、小调、离调交替更迭,宣叙、咏叙、咏叹运用自如,人物主题音乐鲜明,层次变化异常丰富,完美实现戏剧性、情感性和诗意化的表达。
在杭州首演之后,歌剧《红船》得到各方的褒奖。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原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他很佩服歌剧《红船》,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涉及到十三个代表和两个国际代表的群像怎么写?怎么通过红船上的会议,把时代的氛围、历史的本质,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这出剧做得很好。”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则认为,《红船》用了创造性的、恰当的结构来写这样的伟大历史事件,“剧本的结构,不像一般的格局叙事按照时间先后娓娓道来,把一大之前的若干重要人物、重大史实,包括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关系,毛泽东的爱情和婚姻穿插进来,这样的结构是我在此前的中国歌剧里没有见过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