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优势 >> 摇滚教师讲述留守故事新华社新媒
乐队在音乐节现场与歌迷合影。(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广州6月4日电(记者胡拿云)位于广东省北部的河源市连平县四面环山,九连山脉如同母亲长长的手臂,将这个人口只有40余万人的小县城揽在怀中。与中国许多县城一样,这里的很多年轻人涌入大城市务工,留下孩子在家。
童年无法与双亲生活在一起的麦海鹏(阿麦),长大后成了连平县的一名中学音乐老师,并与其他两位同伴组成摇滚乐队“九连真人”,用地方特色浓郁的客家话摇滚讲述自己和其他孩子们的“留守”故事。
“阿妈阿妈,阿爸几时回。一天过一天,又过了一年。娃娃想爸爸拉手荡秋千。”在乐队担任副主唱兼小号手的阿麦说,这段原创歌曲《落水天》就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作而成。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工作不在家。我会想为什么我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阿麦说,他将“90后”独生子女这一代对家庭、对社会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写进歌里。
乐队的成员中,主唱兼吉他手欧阳浩鹏(阿龙)是连平县一名小学美术老师,贝斯手叶万里(万里)则在县城做音响租赁生意。去年夏天,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很多人知道了“九连真人”这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乐队:一把吉他、一只小号和节奏鲜明的前奏,他们用热情洋溢的客家话方言瞬间点燃了舞台。
老师出名了,班上的学生也成了乐队的小粉丝。阿麦说,每次上课前,孩子们都会放他们之前表演的视频片段。“孩子们喜欢这些歌曲,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希望通过歌曲,带着孩子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摇滚的本质是真诚、美和独特。”阿龙说,在中国乡村,孩子们学会对美的感知很重要。“好的审美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有很多独特性。我希望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乐队副主唱阿麦在音乐节上演奏小号。(受访者供图)
走红后,不仅采访、商演等活动纷至沓来,“九连真人”也有了前往大城市发展的机会。这时,阿麦和阿龙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留在家乡,继续乡村教师之路。
“我出生在连平,我的家人也都在连平。每次回想孩子们课堂上渴望的眼神,我都不忍心放弃这份工作。”阿麦说。
在吉他与粉笔、舞台与讲台之间,他们做了一个折中的决定:每周一至周五阿麦和阿龙留在各自的学校正常上课,放学后再和万里进行排练、创作,只留周末和节假日演出。即使在疫情期间,阿麦和阿龙也仍坚持给孩子们上网课。
阿麦说,选择留下,是因为自己也有留守儿童的经历,他不想离开这些孩子。“我明白孩子们缺少什么、渴望什么,我希望多留时间陪陪孩子,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台上热血激昂,他们是来自广东连平的“九连真人”;台下温和质朴,他们是普通的小城教师。在阿麦和阿龙看来,无论在大城市做乐手,还是回到小县城做老师,他们从始至终追求的都是“做真实的自己”,一如乐队名字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