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前景 >> 小学生拿场记板当导演这所学校的孩子们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通讯员李牧之
裁缝铺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正为了一件棉袄争执不休。一旁的“导演”,拿着场记板,认真地监督着场上的表演,随时准备喊“CUT”……
这样的一幕,不是发生在音乐厅或剧场,而是发生在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戏剧教室里。
缝纫机、量衣尺、模特衣架、布料……
在专业道具的“帮衬”下,四年级的同学们正有模有样地演绎着课本剧《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强烈的戏剧冲突下,不同角色的碰撞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台下的观众们时而屏息凝视,时而忍俊不禁,妙趣横生。
4月21日上午,区域戏剧联盟在钱外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戏剧教学模式”的主题研讨活动,来自区域内各校近70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除了戏剧课,同时展示的还有音乐戏剧融合课《动物狂欢节》——孩子们应着韵律和节拍,在音乐中释放天性,在表演中迸发创造活力,给音乐课堂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演绎形式。
在钱外,戏剧不再是一门小众的艺术。作为必修课,钱外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戏剧舞台的主角,感受教育戏剧的魅力。除配备专职戏剧教师外,学校还打造了专门的戏剧教室,孩子们在这里进行表演元素训练,锻炼演员的“七力四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体验从台前到幕后的每一个剧场角色。
戏剧教师沈梅悦表示:“戏剧,可以让孩子以更开放的方式拥抱世界。”从一年级开始,钱外每班每周一节戏剧表演课,旨在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对表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依托语文学科,开展课本剧的学习与排演。通过扮演他人,更好地体会到与他人共情,理解并尊敬他人;通过和同伴排练对戏,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倾听意识。
演别人的故事、找真实的自己。
区域戏剧教育联盟自年12月成立以来,给一线教师的戏剧教学带来了强大助力。疫情期间,戏剧教育联盟就曾在线上多次开展研讨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做法,积极开展在线戏剧教学。在组织者俞鑫红教研员的带领下,戏剧联盟中的成员学校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踏实有效地将戏剧教育在区域各校扎实推进。
活动还邀请了杭州师范大学校园戏剧创研中心主任*岳杰教授作为导师,给老师们进行面对面指导。*教授表示,戏剧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在增加孩子综合体验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语文遇上戏剧,如何上好校本化的戏剧课程,成为提升校园戏剧整体水平的关键。
区域戏剧教育联盟将集戏剧创造、戏剧教育、戏剧传播、戏剧普及四位一体,助推校园戏剧教育研究与普及,更好地让戏剧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孩子的心中。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