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

仓央体诗歌流派创始人金罡与他的仓央嘉措史

发布时间:2023/2/15 15:27:13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50221/4580661.html

仓央体诗歌流派创始人金罡与他的仓央嘉措史诗

————兼述我的读后感

文/红河谷

我自小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很早以前就写诗,现在也时常写,但我不是诗人。正如我今天写下这段类似评论的文章,我不是媒体人,不是评论家一样,文字与我是一种喜好,是生活的一个层面,抑或说是身心的自我愉悦,但金罡不同,金罡以前不写诗,可写了以后,诗便成为他的宿命,使命,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金罡,原名李罡,现任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网总编、北京经协办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法人代表,国际城市文学学会发起人、西藏仓央嘉措文化研究协会仓央嘉措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仓央嘉措诗社社长、仓央嘉措诗歌研究院院长。

一、金罡与仓央嘉措诗歌

西藏是很多人的向往,它有太多情愫,让人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安然。年,从西藏回来的金罡,获得了一种开悟,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境,让他与仓央嘉措有了很深的情结与缘起,他突然会写诗了,一段时期他的脑海里全是仓央嘉措和流淌出来的诗句。于是,他身装记录本,随时将这些诗歌记录下来,有一阵儿创作热情高涨,一天竟写7-8首诗。那之后的二年多时间里,金罡创作了仓央嘉措史诗八百多首,年9月,他完成了《仓央嘉措史诗集》上中下三册。之后又相继完成了《仓央嘉措文艺创作研究论文集》、《六世情歌诗集》、《仓央嘉措的情人》、《仓央体情诗创作方法》、《象意心论》、《糸统革命》等书籍。他创作的仓央嘉措史诗话剧剧本,诗歌剧剧本,音诗画跨界舞台剧剧本,获得了国家文旅部和国家民委有关机构的批复,《仓央嘉措史诗诗集》年被国家艺术基金孵化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库,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立项。西藏*区副*治委员、仓央嘉措诗刊编委会主任吴传玖少将为他的诗集写了序。 诗人贺敬之、李瑛等前辈对他的诗集和开创的仓央嘉措诗歌流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布达拉宫的莲花

微弱忧伤

魅惑了所有幻想

一场春天的雨

禁锢远方的飞翔

前世相见

慈悲了此生张望

不想再逃

让你检阅我所有的伤

就那样深情绝望

梦里寻觅你的过往

妙曼多姿

所有的温柔只为了度了你美丽的月光

低沉的耳语

是穿越灵*的光

月光之下

洗劫你的迷茫

欢喜的救赎执于你

幻化成三千风月

在一处柔软中

倾诉经年的秘密

布达拉宫

我拖住归尘的风

用一朵莲花

在修行中开出美丽的世界

金罡创作的仓央嘉措史诗,空灵唯美,意境悠远。很多人初读不懂,再读不懂,三读、四读还是不懂。他的诗带着一种空灵物象,他在物象中穿行,却不沾不带,自成境界,那境界是超越现实的。他在仓央嘉措复杂纠葛的命运里纵情,把一首首情诗写的唯美隽永,生动入心。

附:仓央嘉措史诗诗集作品摘录

惊艳天边的鹤

沸腾心中的潮涌

恍然隔世

愿意醉在春天里

呼吸格桑花的香气

看着天边的彩虹

在我的花瓣里

醉了此生

《月光下的布达拉宫》

梵音疏远

脚印被风吹散

袅袅香雾

还弥留在经殿

青海湖

上天蓝色的眼睛

此刻却在我噩梦中扩散

《*断青海湖》

我看到了玛吉阿米的泪水

在你的眼眶里舞蹈

孤独的颤抖

仍然不舍琴声里的挽留

述说着相伴花海的故事

流淌着不悔的爱恨情仇

千疮百孔里

化在你的泪水中

了结一场纠结的爱恋

《醉在你深情的眼睛里》

三世桃花

等风来

铺满我的床榻

今夜就还你巫山风沙

像梦里那样美丽地飘下

我的心开成接你的莲花

灵*和你交汇

此生有你完美无瑕

《三世桃花》

素笺之上

青海之忧

你眉间的思绪

残缺了我的哀愁

你的声音犁开我灵*的渡口

枕边滑落前世的泪珠

就在今夜

锁住你我的是一壶老酒

《青海绝响》

今夜落雪

寒风刺骨的夜晚

我瑟瑟发抖

写下关于你的梦里山南

心里流淌的心事

噬骨无眠

那般热血沸腾

刻骨铭心的爱恋

诗友海潮说:“金罡一介男儿,却对仓央嘉措的爱情追索得如此凄美,如此缠绵。他对仓央嘉措的痴迷像一个无悔的诚者的叩拜。不留余地,绝地生还。仰视,驻足,回眸。一切仿佛都是光阴的记忆。而灵*的送达却需要经过千锤百炼….”

诗友丁香(青青田园)说:“金罡的诗歌,语言丰满,结构厚实,像旷野里孤立的一棵大树一样醒目突出!是一种静中有动的舒缓伸张,既像缓慢的舒云,又像缓慢的流水,在这种缓慢却又灵动中,是用语言打造出的诗歌美与价值!是一种用语言撞击心灵的默然爆发。简单的文字,层层递进,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人的思维跨越性很大,所以一般人很难理解,但一定会被这种能量吸引撞击!

诗友马文振在金罡的作品《泣血山南》中说:在“寒风刺骨的夜晚”孕育成熟。就把这么一首侠骨柔肠、还兼有骨力雄劲韵味的诗歌,奉献给我们了。在这里就不重复诗歌原文了。金罡的这首诗歌,写得令人荡气回肠。用一种情感大写意的手法来写爱情诗。跳出了爱情诗描写过于缠绵、软巴拉塌、小情小调的小意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这首爱情诗,可以当作爱情描写手法的一个范本。

诗友丝路花雨说:“初读金罡的诗,感觉像被飓风席卷,要被吸进一个悲凉苍瀚的深渊,那内心的触动,有悸动,有温暖,有心痛,有抗拒,有想逃离,可是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进去,每读一遍每深入到那个灵*的深处,才发现那里彩霞满天,色彩斑斓,浓重的情感 的晕染,才感受到那 的孤独,是没有人能真正读懂的灵*深处丰富的内涵,浩瀚无边仅窥一斑……

读金罡的史诗,每一首无不是从空灵之境走来,带着灵动韵雅之美,充满奥妙与震撼,让人感到似有一种情感紧紧抓着你在美好的意境里飞升,你分明看见了一条主线,却不知它落在哪里,它渐进实境而不入,仿佛存在却无着。当你还在沉静在忧伤而空灵的意境时,它却有了皈依。读完金罡的史诗,你会发现,它们无不皈依到仓央嘉措的灵*和命运,情感与纠葛中,皈依到三百年前的布达拉宫和青海湖,拉萨八廓街古老的*房子玛吉阿米和理塘……他的每一首诗无不令人感动、震撼!当我们以现世的眼光,情不知所起,境不知所归时,那数百首情诗,都起落都在仓央嘉措的灵*里、命运中。或许很难想象金罡是怎样用二年多的时间,写作多首情诗,完美演绎仓央嘉措的一生。这个80后的青年,用生命的全部情感走进仓央嘉措的灵*,连接起一个时代。携一部史诗,荡起了青海湖的碧水涟漪,灵动的诗歌在经幡中招展,让年的仓央嘉措从青海湖中款款走来。而他因为人生境界的开挂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又构架起年后的仓央嘉措,这或许是宿命,是使命,他的人生从此走向了更深的层境。

二、成立仓央嘉措诗社,创立仓央体诗歌理论

年,金罡的生活全部被仓央嘉措所占据,他读的是仓央嘉措,写的是仓央嘉措,醒里梦里全是仓央嘉措。为了至深的理解仓央嘉措,他甚至读了瑜伽师地论等很多佛学方面的书籍,回顾《仓央嘉措史诗集》创作,金罡坦言:那是一次灵*的受难。他在创作中,时常经历着神性与人性,佛性与魔性的撞击。有一段时期,他痛苦到难以自持!他说:“诗歌的创作,是灵*在诗镜中出生入死,让每一个触觉的须去链接万物的生命力,越深度的投入就需要越大力量的内在支撑,能轻松出离在入世和出世,入境和出境之间,才能让自己的身心承受。在这个过程中,修行就是面对内心的魔性、痛苦,走进他,抚摸它,驯化它,每一次的过程都是一次蜕变重生,这样的心灵世界是在经历着别人看不到的人生”。

《仓央嘉措史诗》诗集,每一首诗都有他生命的参与,灵动中流淌着超凡的想像力,正是这种精神层面的表达,使得他用诗歌完美演绎了仓央嘉措的一生。他的作品,令人震撼!当人们觉得他可以功成名就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还没有真正开始。他还想做一件事情,他要把仓央嘉措融入自己的生命,成为一种事业,开创一片真正属于诗人的净土。于是,年7-9月,他成立了仓央嘉措诗社。随着仓央嘉措史诗诗集的创作完成和对仓央嘉措诗歌深刻的解读,他的“仓央体”诗歌创作方法和理论业已成熟,随着实践的教学,很多人学会了仓央体,而且在各种大赛中频繁获奖。随后,仓央嘉措诗社相继成立了仓央嘉措诗歌研究院,仓央体诗歌培训学院和仓央嘉措朗诵艺术团、仓央嘉措诗友会、仓央嘉措读书会等机构,注册了仓央嘉措诗社系列品牌和新媒体,在全国各地成立89个诗歌分社。

诗发乎于情,流溢于心,可以介定一种写作模式吗?

金罡认为:一首好的诗歌作品,一定是可歌可诵的,他自己的作品深受朗诵艺术家的喜爱,就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结构美和韵律美。金罡在《仓央嘉措史诗》诗集的创作中,总结了一套方法,他把这种方法叫作《仓央体情诗的创造方法》,并创作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的教材,因为它是从仓央嘉措诗歌的精髓美提炼出来的,是从仓央嘉措诗歌的韵律美归纳出来的,并融合儒释道和哲学等多元化的美学而写成具有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理论。他在学员中传授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不会写诗和没有写过诗的作者,应用“仓央体”的写作方法,写出不少好作品,很多作品被 期刊发表。在第二届仓央嘉措诗歌大赛征文中,更是涌现出很多 作品。金罡认为:如果一种方法能够让初学者很快入门,写出的作品因规范的格式和韵律美具备美好的意境,而站在一个不低的起点上,那么这样的写作模式是值得推广的。

“仓央体”可以作为诗歌流派推广吗?金罡说:“仓央体”是一种具备佛性,哲理,禅,大爱;用小爱解读大爱,用表意阐述密意,用情感度化智慧;运用隐喻的手法,用情感支配故事实现画面感、唯美、押韵的诗体。它写作的基本方法是四句、六段(初学者六段,当写作成熟以后,可以超越六段,因为“仓央体”是以故事和情感为构架的)。为什么是四句、六段?金罡认为四句是传统诗歌常用的句式结构,从诗经到乐府,四句符合亦诗亦歌的特征,诗和歌又有着天然的韵律关系。他说:现代诗歌切断了我们与传统精华的关系,所以在仓央体诗歌创作中要继承。为什么是六段?他认为:若诗歌太短,则无法展开。诗歌太长,作者又很难驾驭。鲁迅先生说过,古诗已被唐宋诗人做尽,所以我们选择新诗,但要融入古诗词的 精华,让诗歌有张力,灵活多变。六段的逻辑关系是,铺、起、承、转、合、收。“铺”,就是为诗歌做铺垫,打基础;“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收”是呼应题旨,收束全诗。“仓央体”的创作方法对诗境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要具备佛性。什么是佛性?慈悲、爱和真善美及无私、利他等。“仓央体”要求诗歌创作者,要从这里起意动念。当一首诗它的意境是真善美,它的情感又有故事性和画面感的脉络,诗体又合韵律,况且“仓央体”讴歌的是真善美,弘扬的是正能量,它是一种利他的修行,如果一种诗歌体能够带动许许多多的人写作真善美,讴歌正能量,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既然是好事,为什么不可以作为诗歌流派推广和学习呢?因而, 诗人李瑛前辈说:中国民族文学未来大有前景,仓央体可以作为诗歌流派,为中国诗坛贡献力量,为民族文学发展贡献力量。

三、宿命的缘起,注定是匍匐的行脚

在阿拉善有一个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也有确切记载,仓央嘉措圆寂在阿拉善的承庆寺。年金罡来到承庆寺,当他走到仓央嘉措灵塔右后面六臂黑玛哈嘎拉时,突然眼前浮现梦中的景象,一道金光打开了一条纵深的道路,恍惚中出现一个金碧辉煌的大殿,一个喇嘛突然从床上走下来,伸出他的右手,摸着他的头顶就开始转圈,一共转了三圈。边走边睁开眼睛,发现他前方正是仓央嘉措像。一位修行的喇嘛对金罡说:“金罡,你可能累世当中的某一世与仓央嘉措的渊源极深。你去西藏时,把这份缘分给续上了。仓央嘉措大师冥冥中把诗歌这种能力加持到你身上,可能是让你去弘扬诗歌。”或许是一种宿命,金罡觉得自己似乎真的有某种力量驱使。二年多时间他创作完成的《仓央嘉措史诗集》上、中、下三部,《仓央嘉措诗歌的创作方法》等得到众多诗坛前辈的赞誉。 诗人贺敬之前辈说“能用几百首诗歌写一部仓央嘉措诗歌传记不简单。” 诗人吴传久少将说“金罡先生的这部诗集,不愧是近年来研读仓央嘉措诗歌与人生的一部扛鼎之作。” 诗人李瑛前辈更是对他创立的仓央体诗歌流派寄予厚望,希望能为中国诗坛贡献力量,为民族文学发展贡献力量。金罡觉得自己有了一种奉献的情怀,他觉得生命中的每一天,他念念不忘仓央嘉措。或许他会把自己的生命的全部时光交给仓央嘉措,为此他愿把自己做一个虔诚的仓央嘉措追随者。

难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一种宿命吗?当然不是!他只是从中获得了一种启示,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执着的做一些事情。80后的金罡是有着十多年*龄的共产*员,他懂经济,参与策划过“国际城市发展论坛”,“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论坛”,“中国城市驻外机构论坛”,“国际城市文学论坛”和“仓央嘉措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仓央嘉措粉丝节”等,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5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