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舞台 >> 舞台前景 >> 他是王邢磊,伟大征程灯光总设计
王邢磊,青年舞台灯光设计师。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灯光设计专业届毕业生,现任职于锋尚文化设计院,担任灯光设计部副总监。作品涉及各类舞台剧、大型活动、光影秀、实景演出项目等,多注重空间中的意境表达。
参与创作作品
1、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灯光总设计(总导演:陈维亚副总导演:沙晓岚、邢时苗、田沁鑫、沈晨)
2、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灯光总设计
3、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灯光设计、项目负责人、技术统筹(总导演:张艺谋)
4、大型诗词文化实景演绎《归来三峡》灯光总设计(总导演:张艺谋)
5、青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十三成员国首脑欢迎晚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总导演:张艺谋)
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郑州分会场灯光设计
7、北京鸟巢《亚洲文化嘉年华》灯光设计(总导演:杨东升)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演出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将大型舞蹈与戏剧有机结合,配合大舞美、大视觉、高科技的表现方式,回顾了中国共产*成立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震撼人心,打动了亿万观众。
这场演出的灯光总设计之一王邢磊,他是青年舞台灯光设计师,也是国戏人。
口述:王邢磊
记者:国戏宣宣
接到工作任务
年1月2日,刚刚完成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直播,本想好好休息几天调整一下工作状态,我接到了沙晓岚老师(《伟大征程》副总导演之一)的“赶快返回北京,到文旅部报到!”。那一刻心情有点忐忑也有点期待,有过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的经验,我知道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这意味着马上要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做好长期熬夜、攻克各项设计任务难关的准备;更感谢沙晓岚老师对我的信任,能够有机会承担《伟大征程》文艺演出任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国家庆典,对每个文艺工作者来说都是无上光荣的。
我们迅速组建灯光设计小组参与到导演组的创意研讨工作。从案头设计开始讨论,按照导演组对于文艺演出的创意设计和艺术构思以及对整体表演形式灯光设计的要求来进行灯光方案的设计工作,同时结合文艺演出舞美方案进行灯光艺术加强和补充。1月中旬初稿方案形成,之后一步步跟着导演组的调整对方案进行修改打磨。期间多次组织内部创意研讨会、各设计专业对接会议、技术研讨会等等,最终目标就是整个方案可以 限度按照设计构思落地呈现。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利用三维软件模拟、制作演示动画,这在方案的沟通、推进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步进行的还有多次的灯具设备测试,为了更准确地选择 此次文艺演出光艺要求的设备,我们进行了很多次不同类型设备的技术参数测试,力求达到精益求精的目标。经过无数次与舞美结构、机械结构等技术部门的对接、磨合后,3月20日,最终版灯光设计方案定稿。
3月初我们在昌平搭建了模拟排练场地,来进行一比一的排练和初步的灯光、影像效果的合成尝试。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地进入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始搭建安装工作,这项工作从4月1日持续到5月20日。5月20日整个团队正式开始在国家体育场的排演工作,经过20多天的彩排合成,于6月15日进行了 次全要素联排。之后就是不断修改、调整细节,最终演出于6月28日盛大上演,并在7月1日于全国观众见面。
克服困难,保证演出完美呈现
创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次我们遇到的 困难是演出场地的时间限制。按照24小时工作制来计算,本次文艺演出施工搭建至少需要45-50天的时间。接到任务的初期正赶上国家体育场施工改造,能给到我们最早的进场搭建的时间是4月1日,这意味着留给导演组和各个设计专业现场创作的时间只有30多天。对于这样一场宏大的情景史诗来讲,30天内完成创排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对于户外演出来说,灯光组有近二分之一的时间无法进行现场创作无疑又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导演组马上组织模拟场地的创排,力求在主场地施工搭建期间能够抢回更多创作时间。灯光设计组日夜坚守在模拟场地,白天观看演出排练,构思如何进行光艺效果呈现,晚上通宵进行现场编程尝试,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宝贵的创作经验,同时利用软件模拟加上排练视频的校准,随后把工作顺利过渡到主场地,抢回了很大一部分创作时间,但是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
《伟大征程》演出的场景十分宏大,布局几乎使用了整个国家体育场的空间。这使一部分灯光点位的布置受到局限。按照鸟巢的标准,本次文艺演出是无法设置逆光光位的,但实际演出中逆光光位必不可少,又不能随意进行安置,要做到灯光点位安装后符合美观、大气的要求。经过多次仔细踏勘、测量和结构力学分析,最终我们借助国家体育场建筑的特殊性,设计了一款倒“L”型定制悬挑灯架,固定在鸟巢顶部的钢结构上,通过视点的测量分析,确定了结构的最终高度,刚好能避开观众视角的穿帮,同时又满足整个文艺演出逆光位的效果。我们还意外地发现,在实际演出中,这部分灯位像是鸟巢顶部的“天际线”,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最终也呈现出了比较好的演出效果。
用“匠心精神”去追梦
能够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这场国家盛典中,见证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我感到荣幸又自豪。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活动,在整场演出的创排工作中,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的历史,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伟大创作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凝聚和科技的创新,本次《伟大征程》文艺演出的完美呈现展示了我们设计团队创新的审美品格,为观众带来全新审美体验,刷新了人们对新时代情景艺术的认知: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能够碰撞出无限的可能。这是一场文艺演出,一次国家盛典,也是对我们设计团队乃至整个文艺工作行业的检阅。作为“造梦者”的我们,在未来还需继续秉持设计的匠心精神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整个创作过程中,我感动于沙晓岚老师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也感动于团队的力量。沙晓岚老师已是耳顺之年,作为副总导演他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压力,虽然创排工作很累很辛苦,但他对整个文艺演出视觉设计进行 把控,每次排演都细致到每一秒的画面该如何呈现。他为我们年轻设计师树立了榜样,他对工作的态度、细节的要求是我们接下来要不断努力的方向。感谢灯光设计组每一位成员,他们同样 且拼搏努力:我的兄长吴国强老师与我一同担起总设计的任务;毕业于国戏的张涛、田雪琴、刘阳三位校友,他们同时是我在锋尚文化的同事;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侯新老师,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刘崇智老师,还有 青年设计师张帅帅、王威、杜梓彬。这些行业内 的设计师集合到一起组成了这个强大的灯光设计团队。工作进行到后期,每个人都承担着精神上、身体上的压力,但大家从来没有后退过半步,互相鼓励把工作不断推进、精益求精。能加入这样的团队与大家一起工作,我很幸福。
感恩母校教会了我专业技能,更引导我秉持“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不断前行。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马路老师、王滨利老师、张连老师,以及悉心关照我学习生活的陈娟老师和国戏的各位老师们,是他们的谆谆教导让我走到今天。未来的路还很长,师恩难忘,愿所行皆坦途,未来蒸蒸日上!也希望所有的师弟师妹们能够珍惜在国戏学习生活的时光,有领路的师长,同行的伙伴,这是最美好的大学生活,也是未来抵御风雨不断前行的力量!
永远积极向上
永远热泪盈眶
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德艺双馨,继往开来!